若想带走最地道的“海的味道”,定要走进文房四宝园的瀛洲海产。进入店门,咸香扑鼻,冰柜里银光粼粼的带鱼、鳗鲞,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海鲜零食礼包,瞬间将人卷入一场“鲜味风暴”。
瀛洲海产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的“瀛洲咸货行”,彼时舟山以“瀛洲”为名,古城内的海鲜行与咸货行声名远播。
如今的瀛洲海产延续了传统工艺,将“一把刀,一撮盐,赶着太阳晒几天”的古法腌制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推出了“舟山老下饭”“瀛洲冰鲜海产”“瀛洲休闲海产”三大系列产品。
其中,“舟山老下饭”系列更被列入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干的鳗鲞咸香韧嫩,泥螺酒香醉人,一口便能尝出东海波涛的韵律。
瀛洲海产像是一座可打包带走的“舌尖上的舟山”,阿拉舟山人的“老底子”,全在这里了!
若说传统是瀛洲海产的根,创新便是它的枝叶。除了经典腌制品,店里还藏着不少“小心机”:鱿鱼仔、香酥小黄鱼、即食蟹柳……便携的休闲零食让海味随时可触,送礼自用皆成风景。
年轻人爱追剧啃海鲜脆片,老一辈总惦记着买几包蟹糊送亲友,这里啊,装得下整个舟山的胃!
手工鱼丸更是店内一大特色,经剔骨、剁泥、搅打等多道工序制成,口感弹嫩鲜香。未来,店铺将推出自制鱼丸体验活动,搓几颗手工鱼丸,锁住鲜味,感受“舌尖上的非遗”。
登上二楼,眼前豁然展开一座“舟山海味”传统工艺工作站。
“舟山海味”传统工艺工作站立足中国最大渔业资源腹地,以舟山海鲜系列传统加工技艺为依托。联合浙江海洋大学、瀛洲海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工艺革新、深挖海洋文化内涵、构建全域品牌传播体系。全力推进“一条鱼”全产业链建设,以非遗系统性保护激发产业创新活力,让渔都风味在舌尖焕发新生。
从“三伏晒鲞”时渔民追着日头翻鱼的身影,到“三抱鳓鱼”让瓮中盐花化作时光的琴弦,墙上的连环画照片娓娓道来百年的传承。
海潮涨落,瀛洲海产的故事仍在继续,来这里,带走的不只是海鲜,更是一段被海风腌渍的时光。
信息来源:区文广旅体局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