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902683140255D/2025-82758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城市更新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5-09-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舟山市定海区城市更新中心关于对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复函 |
|||
林志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定海城区国有闲置住宅商品房出租给企业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自中心成立以来,分批对对城区范围内建成年代较早、建筑安全隐患多、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区块进行拆迁,累计完成小洋岙、白虎山路和竹山门等区块拆迁共60个,总户数约1万户,总拆迁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完成25个安置小区共计安置房9800余套,已完成安置的小区剩余房源共约2100套。近年来,我中心积极开展国有资产盘活工作,优化举措消纳存量房源,着力针对利用闲置房源服务企业进行探索。 一、有效开展资产盘活利用 通过房源不足安置小区异地安置、古城改造等专项工作安置、危旧房改造安置、公租房等途径对剩余房源进行安置再分配。以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为依托,助力定海南部部分岛屿农渔村人口向本岛集聚。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2年推出和平花苑、海尚雅苑和锦翠苑等4个安置小区共计房源119套,完成签约租赁60套,切实提高国有房产使用率及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在原拆原建及指定区块安置的基础上,整合已安置小区剩余房源位置、数量和面积等资料,积极推行异地安置模式。加快小区附属资产盘活,采用公开拍租的模式打造具有特色的商业街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完成拍租24批,累计成交商铺694间,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成交年租金约1824万元,有效助力城区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筛选城区富余车位较多的安置小区,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进行社会车辆通道改造、人脸识别等管理设备升级,实现小区地下车库向社会车辆开放。目前,已开放紫云晓苑、东岚晓苑、润园等10个安置小区停车场,共计车位3081个,逐步构建“有序、共享”的停车格局。 二、全面摸排房源出租供需现状 立足现有房源空置的情况,我中心协同区人才办、各镇街对辖区企业职工人才住宿需求进行摸排汇总。共初步收集25家企业624名职工入住需求,涉及华康、聚泰、良海粮油等重点企业,长宏、太平洋等海工船舶企业。其中大专学历需求569人,企业高管需求55人。计划以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模式提供房源,合计约需241套。根据企业需求现状,实地走访调研中心管理的安置小区,针对性排摸适合小区3处,目前已整理房源共364套约42190㎡,分别为富康公寓(盐仓区域)116套约12720㎡、东云雅苑(昌国,云廊9号入口处)164套约15610㎡、东林若苑(城东)13套约13770㎡。盐仓区块靠近工业园区及海洋科学城,适合园区内企业需求,靠近西部商业中心、盐仓体育公园及客运中心,人才生活出行便利;东云雅苑靠近东海云廊及东西快速路,周边环境较好,出行较方便,有利于城区人员集聚;东林若苑靠近人才社区,便于人才社区连片打造,生活业态完善。下步,可选取上述房源中的一部分用于企业人才保租房。 三、积极探索房源出租增值途径 聚焦供需现状,我中心积极探讨谋划具体的建设管理方案。一是研究费用测算。如按3处安置小区共364套进行测算,装修费用以1200元/㎡测算,预计前期装修费用5054万元;其他费用测算(含运营成本、税费等)120万元/年。租金按市场评估按20元/㎡/月测算,满租情况下预计收入租金约1010万元/年;物业费按1.3元/㎡/月测算,节约国有企业剩余房源物业费支出约66万元/年,合计1076万元/年,约6年回收成本。如在364套中选批次先行推出部分房源,基本可按上述测算按比例计算成本和收益,企业人才保租房方案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二是细化管理机制。由我中心及下属国企作为保租房后期运营管理单位,负责入住手续办理、租赁合同签订及变更、租金等相关费用收缴。出台企业申请房源分配调剂办法,认租选房程序,员工日常管理等细则。并负责保租房履约情况的监督管理,落实承租及腾退的验房手续、保证金的使用管理,明确解除合同、收回房源的具体情形。 四、进一步制定核准制度和惠企政策 下一步,我中心将与区经信局、投促中心、劳动局等部门强化沟通,细化协作机制,由经济部门作为企业申请职工人才保租房的审核单位。从经济数据、科技成果、招商引资、员工招引等工作面明确申请条件及核准、核销规则。根据相关管理体系,协调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微企业可申请的保租房数量。此外,也可从企业年度缴税、固定投资等维度依据,由各职能部门及我中心共同制定实施租金减免等惠企举措。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