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20026372322/2025-82264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水利局 |
生成日期 | 2025-06-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舟山市定海区水利局关于对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复函 |
|||
慎章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推进“水利+”做好海塘建设的延伸和利用的建议》收悉。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水利+”是一种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突破传统水利工程单一功能的局限,通过系统整合资源,实现水利与生态、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多功能、高效益的复合型水利体系。浙江省水利厅在2010年左右提出水利工程要融合当地自然、历史禀赋,充分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我区也积极响应,涌现出一批优质工程,如团结水库、白泉大河、盐仓大河、大柳主干河等,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盐仓大河更是在 2017 年被评为省级最美家乡河。 此后,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持续深化“水利+”理念的应用。2019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启动五山水利工程建设,在系统构建“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立体防洪排涝体系的同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既要把防洪工程建成城市的安全屏障,也要让它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多用合一、统筹谋划,利用工程施工便道就地塑景,匠心打造东海云廊生态绿道,沿线打造山海胜境、绿水青山等五大主题,串联体育馆、图书馆、五大城市公园等功能设施,精心培育东海云廊商业 IP,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引入知名酒店品牌,举办世界定向排位赛、半程马拉松挑战赛、状元文化周等赛事活动百余场,培育形成休闲康养等新业态,常态化开展特色集市活动,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越来越多群众实现就业增收。2024 年,五山水利工程高分通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复核,成功入选 2024 年全省幸福河湖“十佳水旅融合景点”,五山治水经验入围 2024 年度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先后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水利部陈敏副部长批示肯定。依托五山水利工程的成功经验,我们继续将“水利+”理念拓展应用到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我们依托“两廊”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通过口袋公园、滨水廊道等建设,提升滨河绿化、完善便民设施,打造美丽河湖、“水美乡镇”,形成“云廊城市大休闲、文廊乡村微度假”的构思布局,鹅鼻岭山塘露营基地、马岙河边稻田咖啡成为新的网红爆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坚持“服务企业、养水富民”的“水利+”思路,围绕各镇街道富余的非饮用水“水权”,探索推动小流域水权打包转让,为企业用水需求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搭桥”牵线,先后促成了岑港街道册子村、白泉镇大支村与当地企业的水权转让合作,培育出“云岭雪泉”“东海福泉”等强村富民品牌,有力促进村民群众家门口就业,为当地村集体增收 300 余万元,实现了水生态价值转化。 关于您提出的“推进‘水利+’做好海塘建设的延伸和利用”,我们在省水利厅统一部署下,于 2021年6月编制完成 了 《 浙 江 省 海 塘 安 澜 千 亿 工 程 定 海 区 规 划 方 案(2020-2030)》,方案提出“安全+”的融合理念,结合当地生态景观、历史文脉等,因地制宜开展海塘安澜工程。在海塘安澜实际推进过程中,因受到“三区三线”、耕地红线、建设资金等因素影响,尚未在所有海塘推动融合项目实施。 下步我区将持续关注“水利+”概念融合,将当地特色、自然禀赋、发展定位融合进水利项目中,加大各行业的合作力度,以水利工程为载体融合各特色行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提升水利工程开放程度,鼓励各镇、街道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提升需求谋划进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加大宣传力度,选择有特色、有亮点的优质项目作为承接宣传活动的场地,同时加大推介力度,适时向省、市推送项目经验和成果,提高知名度。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区水利局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