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农贸市场平价供应试点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01 08:36

【字体:

访问次数:

今年5月1日起,位于定海城区双拥路的金叶农贸市场作为全区唯一的农贸市场平价供应试点正式“探路”民生,运行近三月,一份饱含烟火温度与民生关怀的答卷,正徐徐铺展在定海市民眼前,书写着城市深耕“菜篮子”工程、守护民生幸福的生动实践。

上午7时30分,金叶农贸市场蔬菜区的平价摊位前,早已排起队伍。摊主娄萍正手脚麻利地为顾客称重计价,摊位上的娃娃菜、五号菜、生菜码放得整整齐齐。“以前一天卖不了一筐的绿叶菜,现在两大筐都不够!”娄萍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话语里藏不住感慨,“就说这生菜,以前零散卖,价格没个准头,现在价格透明了,大家放心买,销量直接翻番!”

一旁,市民李先生拎着满满一袋菜,乐呵呵地和娄萍唠嗑,“住得近,就盼着菜价实在,你看这娃娃菜,一斤才1块8毛2,以前可要3块多呢!”这让人心生欢喜的实惠,源于《舟山市定海区农贸市场平价供应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落地。

按照方案,菠菜、韭菜、上海青等32种蔬菜,腿肉、五花肉等3种猪肉,油豆腐、香干等3种豆制品被纳入平价清单,与市“菜篮子”直供店“同质同价”,区级专项资金托底补贴,一头托举着经营户的参与热情,一头稳稳接住市民对实惠菜价的期盼。市场负责人袁海光坦言,试点启动后,市场人流涨幅超30%,销售额提升25%以上,“群众就是认准了在这儿买菜,划算又踏实!”

市场角落,裁缝阿姨徐秋芬的缝纫机“嗒嗒”作响,成为烟火气的民生风景。“裤子长短、衣服脱线,尽管拿来拾掇!”徐阿姨笑着招呼过往市民,那笑容里满是邻里间的熟络与亲切。她的收费方式格外“接地气”:别人收10元的活,她只收5元;遇到换材料的小修补,收点材料费意思意思,要是单纯缝几针,常常直接免费。

“前几天忙得脚不沾地,今天算轻松啦!” 徐阿姨停下手中的动作,指了指摊位上等待修补的衣物,“大家都是买菜顺道过来缝缝补补,都说方便又省钱,我也乐意搭把手!”像缝纫、理发这类新推出的特色便民服务,如同细密的针脚,将市场从单纯的交易场域,缝合成邻里互助、共享温暖的生活空间,与平价供应形成呼应,共同编织出一张密实的民生幸福网。

平价供应的精准落地,离不开智慧监管的默默助力。平价供应摊位上的智能电子秤,悄然接入数字化监管系统,系统后台里每笔交易的价格、销量数据实时跳动,保障明码标价与收银系统的数据对应,牢牢守护着平价供应的底线。

信息来源:新媒体部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