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2002638067G/2025-8197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25-05-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舟山市定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复函

石意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强城兴村融合品质能级提升”战略推动定海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是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格局。今年以来,我区实施缩小“三大差距”相关工作,制定《定海区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明确7个方面25项重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分成7个工作组,明确职责并制定2025年工作任务书,建立区、镇(街道)、村三级“531”清单体系。同时,谋划发展重点村片区组团,指导8个涉农镇街谋划发展思路,积极申报方案,2025年重点建设干览镇新建村片区组团以及金塘镇大观村片区组团,推动35个行政村联动、协调、共享发展。积极协调在定通信单位,完善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4年在东海云廊、东海文廊等区域新增建设50余个5G基站,实现这些区域及新农村区域5G信号深度覆盖和连片覆盖,后续将按需继续推进覆盖补盲。

二是产业赋能升级,打造经济增长极。我区大力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推动“一条鱼”产业链向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延伸,加快中水金枪鱼研发中心、大洋世家海洋食品等项目产能释放,2025年“一条鱼”全产业链计划完成产值规模317.4亿元;聚力打造以“一颗果”为代表的海岛乡村特色产业,统筹推进基地扩容、强链延链、农旅融合,实现晚稻杨梅全链发展。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关于推动定海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定海区工业企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以“145”产业革新计划为引领,支持石化新材料、船舶海工装备、数字海洋等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项目建设,攻坚聚泰新能源、中天重工二期等24个亿元级项目,一季度制造业投资达13.4亿元,同比增长54%,推动多个新建(扩产)项目投产,新增产值57.7亿元。

三是生态筑基,建设美丽定海。我区持续开展美丽海湾建设,运用视频监控平台、无人机巡查对9个乡镇街道54个滩涂进行实时跟踪,推进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建立部门联动、日常监管、长效保洁制度,对全区湾滩实施日巡查、日保洁;配合市局开展海洋精细化调查;推进入海排口动态管理,开展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和入海河流总磷总氮控制;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进《定海“山-海-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示范利用项目》,构建监测网络和智慧化管理平台,启动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项目;稳步推进“零碳乡村”试点工作,2022年起开展省级低(零)碳试点,目前已创建1镇12村。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完善一般固废收运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和宣传工作。

四是文化铸魂,焕发古城魅力。我区深挖定海特色资源,整合文旅资源形成多条研学、康养游线,如寒假期间的假期研学游线和4月的东海百里文廊春日限定游线,并设计制作“约定海那边”旅游线路系列折页;激活乡村旅游潜能,加大对9家精品民宿(其中3家省级银宿,1家省级金宿)的宣传,激励民宿提升质量,挖掘乡村特色资源融入民宿设计与经营,鼓励开设非遗体验点;激活非遗基因,结合定海古城微更新,建设18个非遗传承基地、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9个非遗工坊,吸引民间艺人入驻;培育特色活动,在新兴文化空间设置沉浸式文化场景,举办“艺享生活”艺术培训和多形式街头情景演绎,依托传统节日推出“非遗来了”品牌活动,策划研学线路。

五是治理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我区大力推广“乡村管家”模式,组建专业团队参与乡村运营,盘活闲置农房、土地资源,培育10个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建设“数字治理平台”,整合“基层治理四平台”数据资源,开发“定海e家”APP,实现民生服务“一网通办”、风险隐患“智能预警”。同时,强化政策支持,设立城乡融合专项基金,对乡村文旅、生态项目给予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推动人才下乡,实施“新乡贤回归计划”,完善乡村人才公寓、创业孵化器等配套;建立考核机制,将城乡融合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定期开展项目督查与成效评估。

定海区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城乡品质能级跃升,统筹资源、加大投入,助力建设成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贡献力量。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人:何刘舟泽,联系电话:599566)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