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2002638067G/2025-81971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25-05-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舟山市定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76号提案的复函 |
|||
叶亿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定海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的建议》收悉。根据办理工作责任分解要求,明确由我局主办此提案。经与相关职能单位积极交流,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适宜的人口结构、优良的人口素质等,正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提案中,叶委员对定海区2024年人口现状进行了精准分析,并提出提高本地生育率、吸引外来人口、优化人口结构等六个方面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关于提高本地生育率 我区致力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积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一是因地制宜落实生育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精神,2023年末,我区出台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相关工作方案,一定程度上刺激提升了我区育儿家庭的生育意愿,比对2020-2024统计公报可知,2024年出生率较前两年有明显提升。二是尽力而为降低生育成本。生育补助方面:已根据区级工作方案启动补助工作,对政策内生育的二孩、三孩户籍儿童给予分门别类的育儿支持补助。2024年,全区育儿支持补助惠及1446户家庭,发放补助资金200余万元。教育方面:以教育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布局优化,持续实施校外培训清朗行动等,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压力。医疗保障方面:参保人员生育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已由定额补助调整为按基本医疗保险医保待遇报销,分娩镇痛等诊疗项目及12个辅助生殖类项目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住房保障方面:已明确三孩家庭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时可优先享受实物配租。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引导。我区致力于通过各种载体弘扬家庭美德,营造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婚假、产假、育儿假等宣传解读。建成首个区级示范化生育文化园,鼓励引导广大群众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二、关于吸引外来人口 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定海流动人口总数同比增长5.8%左右,比2020年同期增长9.3%左右,外来人口的招引流入呈波动上升趋势。一是加快产业引育与升级。我区有力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985”行动,加快推进产业革新“145”计划,全区经济稳健增长,产业引育升级取得新突破。2024年,全区在册市场主体4.09万户,同比增长4.6%,新登记市场主体4853户;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项目3个。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88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定就业。二是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群众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提升明显。2024年,交通方面:提升改造城区道路39条,东海文廊公路提升工程2.0涉及的41条道路已全部建成,公交首末站不断完善,客货邮融合发展。教育方面:完成了定海二中改扩建等3个教育重点项目,定海小学拆建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医疗方面:完成区中心医院三大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金塘卫生院和沥港分院完成改造,全区村卫生室(站)规范化率达100%。环境基础方面: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五山水利工程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并获水利部领导批示肯定;完成城区管网改造98条75.5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全面改善居住环境。近年来,我区以“两廊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城乡环境面貌蝶变跃升。2024年完成老旧小区住宅改造53幢,交付安置小区3个、安置房1569套。六大城市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开放安置小区共享停车位4419个,窨井盖、建筑立面、旅游标牌、停车秩序等得到规范整治。定海宜居宜业环境吸引力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外来人口入定规模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已达2万人左右。 三、关于融入区域经济圈 定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甬舟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保障甬舟铁路及高速复线建设,“一隧三桥”全部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深圳港舟山能源基地顺利投产,中储粮21.6万吨粮食仓储等项目基本建成,太丰食品等项目加速推进,定海宁波人才飞地正式运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二是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惠民有感。“一网通办”2.0事项应领尽领,人社业务一卡通用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深化,身边办、刷脸办、网上办等模式迭代升级,宁波同城化发展不断推进。下步,我区将聚焦优质资源整合、重大产业提升、重点事项协同,继续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围绕石化新材料、船舶海工、装备制造等核心优势产业链,开展强针对性招商,依托定海宁波人才飞地,全力争取高精尖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 四、关于优化人口结构 我区坚持“内提+外引”双向发力优化人口结构,以多元人才招引、加强人口素质培养、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等组合方式,叠加提升人口结构。一是加强多元人才招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优化人口职业结构。2024年新引育海洋高层次人才21人,新引进大学生首超5000人。二是加大人口素质提升投入。加强对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投入,2024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达7.32亿元,同比增长3.3%;科学技术支出2.05亿元,同比增长15.0%。三是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区级民生服务综合体顺利运营,区社会福利院、第三福利院改造完成,华康颐养园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为老助餐服务村社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长护险参保人数达20余万人。深化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省级试点建设,建成区级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新打造昌国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一老一小”的关怀和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 五、关于加强公共服务 去年以来,我区以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为抓手,集中力量惠民生、优服务,以优质公共服务托起人口高质量发展。一是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我区坚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强城、兴村、融合”,通过深化实施“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提升“中国天然氧吧”东海云廊配套建设、实施古城微更新项目等,实现城乡品质全方位提升。扎实推进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首批147名偏远海岛群众完成迁居;2024年底,我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78.01%,城乡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二是教育医疗资源提档。顺利通过国家“两县”创建省级实地验评,舟山小学、定海五中新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撤并小规模学校、幼儿园6所,落实推进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统筹优化;卫生健康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深化“固定+流动”医疗服务模式,建立完善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机制,在全区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20台。三是就业创业服务升级。创新开展“十路人才”进文廊系列活动,在文廊沿线打造三毛文化村、双桥福泉村等农创客集聚地6处,打造“三个家门口”开通“海岛劳动者共富直通车”品牌,实现海岛劳动者“培训有渠道、就业创业有门路、收入有保障”有效闭环,就业服务案例获评全国专项大赛二等奖。2024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2.71万人。四是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区图书馆入选国家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建成开放浙东礼学馆、定海运动公园;“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等文体赛事活动蓬勃开展。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凝聚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合力,持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和来定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关于政策支持与规划 我局坚持综合施策,为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提供支撑。在制定相关宏观政策时,坚持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为考量,加强顶层设计。在编制《舟山市定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协同编制《舟山市“1+4+N”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等重大规划政策中,均明确提出提升人口集聚和服务水平任务。同时我们已编制形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多个方面就促进生育率提升提出相关措施。目前,区级“十五五”规划已启动编制,我们将根据提案建议,关注人口结构优化等工作,推动形成政策合力。 再次感谢您对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人:虞燕敏,联系电话:0580-2020053)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