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2002638067G/2025-81978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议案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25-05-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舟山市定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复函 |
|||
吴云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定海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结合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海分局、定海工业园区、定海区经信局、定海区司法局协办意见,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构建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提升政策效能 (一)强化要素精准直达与政策数字化落地 我区打造“舟企兑”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政策计算器”“九大产业链政策超市”等应用,实现惠企政策“智能匹配、免申即享”。通过数字化改革,资金兑付流程大幅优化,审批效率从平均5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1个工作日,2024年全区通过该系统兑付资金达5.8亿元,政策落地精准性和效率显著提升。在要素保障方面,积极推动重点项目纳入国债支持范围,2024年成功将4个项目纳入,到位资金1.36亿元(全区占比100%),并组织企业申报市、区级工业技改补助超800万元,优先支持本土企业技改项目。 (二)产业链赋能与科创平台构建 针对船舶修造、水产加工等传统产业,构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形成“一园一城一基地,三核多点”格局。其中,舟山船舶装备省级高新园区、海洋科学城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三大省级平台为核心,联动金塘塑机螺杆、远洋渔业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及10余家校地合作载体,2024年举办船舶海工智能化装备对接会3场,实施科研项目21个,撬动科技创新投入超1000万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船舶全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支持长宏国际等龙头企业推进“智改数转”,引导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加快定海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推动聚泰新能源等项目投产,同时优化粮食全产业链,推进华康、太丰等项目建设。 二、创新政企协同服务模式,深化精准服务 (一)人大代表联企与合规服务机制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点,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机制,2024年走访企业近300次,解决问题150余项。通过“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协同机制,统筹区、市资源,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如引导企业对接超长期国债项目,提前介入长宏国际等大型技改项目提供指导。聚焦螺杆、水产加工等产业,编制《螺杆产业风控法务指引》《海洋生物精深加工业风控法务指引》,明确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等领域合规红线,并在金塘镇、干览镇设立风控法务服务中心,整合执法部门、律师团队等资源,2024年开展法治服务活动百余次,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合规培训等服务。 (二)知识产权与供应链协同服务 成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室,打造“1+N”服务模式(1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全流程服务链条),整合经信、公安、高校、金融机构等38家单位形成服务团队,建立内部流转、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2024年组织知识产权兴企行动6次,解决企业诉求48件,联合多部门开展培训、对接会2次,惠及企业500余家。同时,开发定海民营企业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前期工作已启动调研,未来将推动本地企业供需信息精准对接。 三、强化法治保障与权益保护,优化营商环境 (一)合规激励与知识产权保护 探索民营企业合规激励机制,通过编制风控指引、设立服务中心、开展法治体检(2024年体检企业1000余家次,解决涉法问题800余个),推动企业建立合规体系。下一步将聚焦船舶海工修造业,拓展涉外法律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探索跨区域协作机制,护航企业“走出去”。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专窗,提供申报、查询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通过联动机制高效处理企业知识产权诉求,强化侵权取证、法律咨询等保护措施。 (二)涉企案件快速处置 深化政企交往观测点“四方三员”联动机制,2024年开展法治督察6家次,反馈问题69条,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开辟涉企纠纷绿色通道,2024年调处劳动、人身损害等纠纷40余起,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下一步,各部门将持续协同发力,通过全周期政策扶持、全链条服务优化、全维度法治保障,全力打造民营经济示范高地。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人:何刘舟泽,联系电话:599566)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