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春泥计划——海风课堂”公益支教行动近日走进马岙街道。活动以“渔都文脉润八方”为主题,通过音乐课堂、渔韵剪纸课、创意海洋拼贴画及渔绳结非遗体验等特色课程,为儿童打开了一扇了解本土海洋文化的窗口。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在马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余名小朋友跟着暑期公益支教团队志愿者学唱与“海”有关的歌曲,从歌词与旋律中,感受渔民劳作场景与生活情感,体会海上劳作的辛勤。
渔韵剪纸课上,支教团队指导孩子们学习非遗剪纸,一幅幅融入了渔船、鱼群等鲜明海洋元素的剪纸作品,在孩子们专注操作中逐渐成型。“第一次体验这样的剪纸课,感觉特别有趣。”小学生竺洛铖告诉记者,在这个充满趣味与创意的暑期课堂里,他不仅跟着老师学会了打拍子、辨音律,领略了音乐的独特魅力,还学到了剪纸的要领。
当天,孩子们还利用旧报纸、废弃亮片等作为手工材料,制作创意海洋拼贴画,并通过渔绳节制作及体验,了解渔绳节在渔船固定渔网和绳索中发挥的作用,感受舟山渔民的智慧。
“我们团队4名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我们希望能让本土文化‘活’在下一代心中。”此次支教团队志愿者俞晨介绍说,大家结合各自特长,将音乐、美术、环保教育、非遗等有机结合,为更多的少年儿童带去知识,提升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据了解,目前舟山市定海区“春泥计划——海风课堂”公益支教行动共有5支公益支教团队走进定海,为马岙、双桥、岑港等5个镇(街道)的孩子们送去科技、文化、美术、体育、音乐等特色课程。
信息来源:新媒体部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