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靠前梳理。依托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主动获悉工程因地质条件需局部移位需求,提前介入,联合区铁指、建设单位等力量,专题研究大临工程移位影响、重大变动论证路径等事项,全力保障施工节点。
二是高效研判。针对大临工程“重大变动”判定难点,因地制宜提出敏感区、规模量、污染源三项判定原则,创新“联合会商+容缺预审”模式,通过联合踏勘、省级专家预审等举措,对项目是否属于重大变动作出专业研判,为后续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服务提质。将企业端与窗口端“先后进行”的审批流程优化为“双线并行”,选派专员指导项目全域大临工程移位环评报告编制,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组织高效评审,缩短审批用时20天,为企业节省费用约20万元。实施“预防式”监管,将移位区域环保措施纳入施工监理细则,推动企业签订环保措施落实承诺书,加强信用约束。
信息来源:信息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