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丰富业余生活 |
|||
发布日期:2025-04-28 14:53:55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 |||
传统扎锦绣(扎染)工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学习不仅是一项手工艺的延续,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为弘扬这一传统文化,丰富当地村民业余生活,2025年4月24日下午,白泉镇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布期而遇,扎染生花”中国传统扎锦绣活动。 在文化礼堂活动现场,十来个村民全神贯注地听着非遗传承人小林老师的讲解。只见小林老师拿着已染好的围巾,耐心地向村民传授着扎染的历史、染色方法及不同图案的扎染方式,教村民如何去折叠围巾和捆绑围巾,并将制作好的模板进行示范教学,让村民更加直观的了解每一种图案的染制手法。村民王阿婆一边听一边将白布对折成三角形,用麻绳扎出密密的疙瘩。她粗糙的手指在布面上游走,像在抚摸刚抽穗的稻子。李阿婆更是兴致勃勃地攥起围巾"扎得紧,染得牢”。小林老师也是边讲边帮大家调整围巾的折叠角度,并帮大家染色。起初大家还担心自己做出来的作品会很难看,但最后作品在水中抖开的瞬间,大家都被自己制作的各具特色的作品所惊艳,纷纷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王阿婆抖开自己扎染的围巾,深浅不一的蓝白波纹间,竟隐约显出光圈的轮廓,王阿婆将围巾贴在胸前,得意地指点着冰裂纹说道"赞足类"! 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不仅使辖区村民了解了我国传统扎染工艺品的魅力所在,将这门非凡的技艺传播给更多的人,同时,通过集体学习扎染的过程,使村民交流更顺畅,乡村生活更具活力。下一步,村委也考虑将扎染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为村民开辟新的经济来源,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可能。 白泉镇和平村指导员 冯毅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