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资源布局。持续深化“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有机整合工匠学院、零工市场等培训资源,因地制宜创建金塘螺杆技能小镇、沥平技能乡村等技能培训单元,打造技能培训、等级认定、就业创业全链条闭环。截至3月底,全区已有技能人才10.7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35.7%。
二是深化产才融合。锚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组织数控车工等制造业技能竞赛,搭建人才培养“产业直通车”,以提技增能助力产业升级。去年为重点产业输送技能人才1100余人,其中高级工以上人才占比74%。
三是强化配套保障。健全“以技授信”金融支持机制,深化“技能共富保”“技能共富贷”等金融产品供给,根据技能人才等级、企业技能人才占比等要素,提供分层次、差异化金融服务。
信息来源:信息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