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发展“政”能量 奏响奋进“协”奏曲——2024年区政协工作亮点回眸

发布时间:2025-02-26 08:50

【字体:

访问次数:

翻开2024年区政协的履职答卷,一串串闪亮的数字,一个个深深的足迹,描绘出区政协一年的履职轨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区政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言资政见质见效,协商民主出新出彩,凝聚共识有力有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定海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同心向党

政协之“政”更加彰显

2024年春节假期结束后不久,区政协举行七届十八次主席会议,学习传达浙江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和市区干部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区政协有关工作。定海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等方面的调研课题、视察内容,年度重大协商工作计划及“我为群众办一事”活动方案、特色界别工作室筹备等相关事宜,均已提前谋划并清晰呈现。

去年以来,区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团结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跟党走,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去年8月,区政府主要领导走进“请你来协商”活动现场,围绕“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与政协委员等共商对策、共谋发展。作为区委、区政府点题调研主题之一,区政协组织力量广泛挖掘收集各领域科技创新面临的根本问题、现实难题,梳理符合区情且有能力解决的难点堵点,并提出“五个进一步”19方面具体建议。2024年,区委常委会4次专题听取政协工作汇报,区党政领导参加政协会议活动近40人次,作出重要批示23件,领办重点提案10件。

区政协持续深化“四下基层”“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引导全体委员参与“两廊一城”建设,在甬舟铁路工程、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一线主动派出干部,在“果园土壤肥力提升”行动、“全民掸尘”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展现政协作为。

一年来,区政协持续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思想“同心”、组织“凝心”、工作“上心”、三暖“连心”为主线,深化富有定海政协辨识度的“有你定好·同心向党”党建品牌,获区2023年度党组(党委)书记领衔党建重点项目优秀成果奖。同时,围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理论启示及其创新价值”等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多篇理论研究成果入选市社会科学2024年度“人民政协工作”专项课题研究。

建言资政

政协之“长”有效发挥

翻看2024年区政协协商选题,每一件都是关乎定海区发展大局的“好声音”,字里行间都凝聚着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体现着委员们的使命和担当。

去年11月,区政协组织开展“打造粮油全产业链,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专题视察活动。区政协委员们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经验,就推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提出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从2021年起,区政协委员们四次踏上东岠岛开展协商活动,从提升小岛风貌到补齐民生短板,从推动产业焕活到打响海岛文旅品牌,逐年深入,逐项破题。78人次委员共整合提出40余条意见建议,一个个“金点子”推进东岠岛旧貌换新颜。

这一年,区政协为壮大海洋经济汇聚众智。积极服务“创改开”,开展“打造粮油全产业链,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对口视察,做好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助力提升产业能级。全年累计走访企业79家(次),共解发展难题、凝聚发展共识。

这一年,区政协为城乡融合发展广开言路。全程助力五山水利工程建设,通过专题视察、民生议事堂协商、重点提案督办等形式履职建言,全力助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开展专题调研,积极探索新模式,以释放“中国天然氧吧”金字招牌最大优势;聚焦定海湾品质提升目标,组织委员围绕多个维度开展调研视察,助力“工业岸线”向“生态岸线”转变……

此外,聚焦古城核心区块“文商旅”发展、探索全景全季系列旅游业态路径、东海百里文廊海洋文化等4个事关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调研视察议题,针对性提出37项意见建议,构建了同题共答、内外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模式。

去年,随着“数字政协·掌上履职”平台迭代升级,全年共开展网络议政7次,参与委员340余人次,提出意见建议600余条。

履职为民

政协之“能”持续拓展

一年来,区政协用心用情守护民生福祉,以政协“服务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去年5月,区政协2024年度“促共富‘暖心’主题月”活动启动,各镇(街道)委员工作室、乡村振兴特色界别工作室及“我为群众办一事”服务阵地的委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助农服务。

作为“促共富‘暖心’主题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优势,深化“我为群众办一事”活动,促进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末端。171名委员到所联系村(社区)开展服务210人(次),服务群众2200余人(次)。区政协还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开展区政协委员“我为群众办一事”活动的意见(试行)》,让委员为民服务内容更加清晰。

在此基础上,区政协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一事”品牌的内涵,成立委员服务阵地3个,“订单式”推出个性化服务清单。“我为群众办一事”为民履职经验做法获《浙江政协信息》刊载,并入选市委《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改革案例汇编》。

同时,区政协还通过搭建议事“小场景”推动民生“大改善”,围绕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民生议题,精准分析研判、找出问题症结、建议解决对策。承接举办全市政协民生议事堂现场观摩会,聚焦助推共富的民生议题,开展专题协商22场,提出“金点子”近400条,意见建议采纳办理率达70%以上。“依托百里文廊节点,促进米林乡村振兴”还入选全省民生议事堂“为民办实事”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做好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区政协按照提案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提升提案管理项目化、精细化水平,对民生热点提案进行抽样现场督办等“回头看”活动,推动提案办理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促进协商效能的提升。全年共采编社情民意信息43条,其中《建议多措并举防范台风期间海上风机安全隐患》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全国政协采用。

凝聚共识

政协之“力”不断汇聚

去年,区政协积极培育界别工作“新的生长点”,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区高质量发展需要,成立9个特色界别工作室,实现对25个界别、定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全体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一年来,各特色界别工作室以党政决策“智囊团”为目标定位,着眼着力于“履职+本职”,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在常委会、主席会议重点课题调研中提出协商建议,切实承担起主力军的作用,“联系一界、团结一片、引领一方”的界别优势进一步发挥。

区政协还进一步统筹完善以镇(街道)委员工作室为主体,以民生议事堂、社情民意联系点为延展的“一体两翼”运行架构。结合新形势出台《关于优化镇(街道)工作室履职,更好发挥镇(街道)工作室作用的实施意见》。马岙街道以“善商”促“善治”、环南街道“小岛你好,委员来了”赋能海岛共富等一批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品牌逐步形成。

为画大凝心聚力的“同心圆”,区政协广泛凝聚改革发展的共识力量,不断拓展团结联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和保障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参加政协履职活动,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等团结联络,扩大定海“朋友圈”。组织旅港乡贤、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和异地商会会长参观视察东海云廊。精心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委员联络联谊活动,着力做好凝心聚力文章。

传播共识感召力,区政协融合打造定海政协全媒体。刊发《定海政协》杂志4期,“定海政协”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全年推送文章及作品170余篇,浏览播放量超24万。全年在全国及省级9家媒体平台刊发稿件50余篇次。

信息来源:新媒体部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