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0087382143X/2025-0077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海分局 |
生成日期 | 2025-01-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海分局2024年工作总结 |
|||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海分局 | |||
2024年,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海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全市“985”行动大会战、三个一号工程等重点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助企惠民“十件实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步步为营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新突破 一是服务经营主体增量提质。深入推进“一企一照一码”、企业开办“一件事”、股权转让一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工作,率先在全市启动商事登记领域“马上确权”改革,利用“舟到云签”完成材料提交93份。截至12月底,全区共办结企业新设登记1329家,全流程网办1291家,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率达97.14%,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88.08%。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监测分析工作,导入监测样本600户,实现产业、行业覆盖率100%。今年职业技能富业行动累计开展培训近30场,培训个体劳动者2600人次。 二是服务质量标准提升攻坚。一体推进“东海百里文廊”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水利+”文旅融合省级标准化、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这三大标准化试点,全年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浙江制造标准2项、市级地方标准3项。全省首创对已验收的标准化试点开展“回头看”评价工作。发布质量领域“三支队伍”建设十条举措,推动27位辖区企业和系统内质量技术管理人员报考质量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辖区14位企业质量负责人通过首席质量官培训考核获得证书。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共为126家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服务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获批全省首批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成功办结1起跨市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系列案件,通过“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实现闭环保护,入选国家第一期县域试点典型案例。借力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协同联动“微改革”省级试点,实施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转化“一类事”,成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室,解决企业诉求48件。落地全省首笔海洋数据知识产权许可交易,累计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27件。2024年,全区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项目数79件,质押金额达29.51亿元,较去年增长349.1%。“皋泄香柚”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银行创设“地理标志助农贷”专属产品,“皋泄香柚”品牌融资授信10亿元。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发明专利获权提速增效,截至11月,定海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74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1.87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 二、层层发动提效能,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信用监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入选总局及省局试点,为全省信用修复领域唯一。建成全省首个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各行政处罚部门多跨协同在线反馈修复结果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全流程网办,共修复外部门行政处罚信息300余条。全力抓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全年全省排名均位于前30名。目前,全区掌上执法率100%,双随机检查占比85.96%,应用信用规则率99.35%,跨部门监管率60.74%。 二是强化综合执法。聚焦群众关切,对聚集式传销、网络传销保持高压态势,办结“普顿外汇”系列传销案8起。建立会销案件联合查办机制,立案会销案件14起,罚没款170万元,同比增长278%。闭环整治小龙虾短斤缺两、美容健身等领域霸王条款等问题。查办2起瓶装液化气充装单位侵害消费者权益案,涉案瓶装液化气146万余瓶,罚没款70万,守护20万农村群众消费利益。移送1起网络直播销售“性保健”咖啡的食品大案,货值金额达17万,联合公安捣毁涉案咖啡生产厂家。开展转供电、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价格、停车场收费、医疗收费等检查,立案6起。全局共办结案件582件,罚没款800.78万元。其中大要案件110件,5起案件成功移送公安刑事立案。另4起案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5起案件入选市级典型案例,1起食品处罚到人案件。 三是强化消费维权。新增6个消费维权站点,以消费维权品牌“小金工作室”为核心,组建舟山市首支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群众监督员队伍。建立职业索赔专项会商机制,至12月底,定海分局收到消费投诉举报3653件,投诉举报按时核查和办结率均达到100%,投诉调解成功率73.3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6万元,职业索赔人来信投诉举报相比模式建立前下降64.4%,处置形势稳定向好。白泉分局完成全市首例基层所处置的诉调对接,今年,全局完成共享法庭诉调对接7起。支持28名消费者集体诉讼宁波国美舟山分公司一案全部胜诉,涉案企业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三、环环相扣防风险,守护安全底线展现新作为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有章有法。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网络餐饮综合治理、“食安利民”、“平安食药”建设等专项,共检查各类食品单位9168户,实现全覆盖排查,案件查处183起,移送公安3起,罚没款总计67.88万元。查获内供酒案件3起,为全市查获内供酒案件唯一县(区)。聚焦风险隐患处置,完成食品抽检407批次,任务完成率104.9%,接收各类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任务96件,完成核查处置62件。成立全市首支“外卖小哥”食安哨兵队伍,累计收到骑手上报食安隐患问题27个,查处27个。3家公立医院全面建成“阳光厨房”。探索“两廊”餐饮监管新模式,包含入市合规指导、证照“绿色通道”、属地镇街实时联络、组织厨艺技能和食品安全综合培训等举措,助力餐饮水平提升。创新“光盘积分奖励卡”模式,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 二是药品安全监管有声有色。先后开展“药剑”、医美单位、染发类化妆品等各类专项检查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570家次,完成药品、化妆品抽样106批次,立案36起,查处全市首例网络药品案件。联合“药师联盟”开展系列宣传服务活动16场,覆盖全区各镇(街道),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份。通过设计洗漱台提示卡、特制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全省率先规范酒店民宿化妆品使用,目前,已规范酒店民宿近100家,发放提示卡7000份。创建“3+1+1”工作模式,即对册子岛、长白岛、东岠岛3个海岛化妆品宣传站进行改造提升,建立一支化妆品社会监督员队伍,同时,成功打造全省首个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社区。 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有质有量。完成全省特种设备试点创建工作,梳理再造特种设备监管工作流程和监管程序,重构电子监督检查文书,实现全流程线上检查闭环和线下检查全程电子化,打通市场监管执法在线系统,实现监督检查“一键贯通”模式。全市率先开展“百场千次万人”操作人员能力提升工作,组建特种设备安全“讲师团”,开展入企培训10余场次,完成操作人员培训逾700人次。以“无忧乘梯安民行动”为目标,率先全市创建电梯投诉“门诊部”制度,精准治理小区“问题”电梯,共开展联合治理6次,处理维保单位违法行为7起。同时,举办2024年定海电梯安装维修工技能大比武,联合人社局颁发12本高级工证书。开展特种设备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70余家,发现问题隐患570余个,严重隐患30个,立案49起,罚没款139万余元,立案数、罚没款全市第一。 四是产品计量监管有力有效。全年开展产品质量抽检110批次,8批次产品经检验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7.2%,做好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工作,立案率和整改率均达100%。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提前完成全区2700辆非标电动自行车淘汰任务,联动查处2件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案件,2件销售二手非标电动自行车案件,截至目前,共立案8件,罚没款6.98万元。完成中海石油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工作以及“大乐之野”民宿绿色服务认证、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均为全市首个。 四、久久为功促发展,服务中心大局贡献新力量 一是深化民生实事工作。完成中小学示范食堂创建6所、养老助供餐机构“阳光厨房”4家、校园食材“阳光集配”建设2家、阳光食品作坊建设19家、优质文旅作坊3家。同时,完成8家创(续)建放心农贸市场以及5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三农批发市场通过省级2024年度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体系合规指导。全面推进“浙食链”应用提质扩面,目前,定海区重点主体上链率99.8%,重点品种上链率91.78%。开展食品安全“百姓点检相关活动12期,完成免费食品快检246批次,“你点我检”“你扫我检、你拍我检”专项抽检150批次。 二是打造特色服务品牌。通过健全备药标准、优化购药渠道、成立教育基地等工作模式,打造购药可及、用药可知、沟通可视、管理可溯、风险可控的远洋药事服务品牌,经验信息被省政协副主席、省药监局局长批示。全年共开展远洋船员安全用药培训讲课21期,培训船员近1000人次;24小时线上用药指导服务成功帮助船员500多名。大力推进“百家市场十进服务”活动,举办金融服务进市场活动4场次,开展生鲜灯整治回头看,全区共更换生鲜灯300余盏,立案2起。建立全市首个合同帮扶服务平台,通过分局合同远程会诊服务平台服务企业120家次以上。成立“食安校外辅导员”“浙里食安宣讲团”等宣讲队伍,完成对29所重点大中小学现场入校授课活动。 三是服务新兴业态群体。聚焦外卖骑手新业态群体,建设一批骑手暖心驿站,通过开展“蓝海红帆”关爱活动、组建外卖骑手“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等,提升外卖骑手获得感和社会参与度。目前,定海共开展骑手线上培训600余人次,建设“骑手暖心驿站”28家,其中1家为“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服务站点。聚焦网络直播主体,开设直播“夜校”7期,富业课堂3期,培训主播350余人次。今年,定海建设网络主播实训基地1家,培育互联网营销师4名, 新增直播企业3家,培育建设5家直播间纳入市级“绿色直播间”培育库,其中3家入选省级“绿色直播间”培育库,培育建设超千万规模直播间1家、超千万直播消费品牌1个。 五、面面俱到强基础,干部队伍风貌展现新形象 一是党的建设见行见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2次,支部学习会21场次,支部书记讲党课7场次。成功打造以“山海清蓝”为主题的“清蓝文廊”,通过签订承诺书、排查风险点、重订请假制度等手段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同时,搭建人大、政协、群众监督平台,邀请“走近”市场监管听取工作汇报,参与体验药品回收等,自觉接受监督。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走进校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把脉”“一老一少”舌尖上的安全,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群众办事密集的场所新设4个行风观测点,搭建行风问题“码上”征集平台,延伸监督触角。 二是基层建设落地落细。以“基层提质年”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各基层所全面对标达标,马岙所顺利通过市级三星所创建,城东、昌国、城西已基本完成硬件改造。打造“一所一品牌”的海岛标准化基层所,围绕《海岛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管理规范》,不断拓展标准外延,对电梯虚假维保、老年保健品虚假会销等难题进行攻坚,健全市场监管所监管执法机制,规范监管执法流程。建立“一所破难、全局共享”问题解决机制,通过基层所自主“揭榜领题”,目前已基本形成展销会监管、不合格食品处置、特种设备监管等指南。 三是队伍建设走深走实。精准建构《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任务清单》,高质量开展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训计划,开展沉浸式舆情应对、互动式信息宣传采风、案例式应急联动处置等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10余场。创新开展一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挂职培训方案,因材施教,组织召开全市首例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听证暨案件评议会。开展“义结青蓝,共同成长”结对活动,为新入职公务员落实“导师、师兄(姐)帮带”制度,逐人制定成长计划。打造药械专业队伍,实施新三年深化计划,定期开展业务沙龙、案例分析、风险会商会议,积极调员参加各级检查,今年新增1名省级检查员。鼓励年轻干部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局新增公职律师1名,目前共发展公职律师8名,数量保持全市领先。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