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乡村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1-20 09:47

【字体:

访问次数:

连日来,干览镇新建村喜事连连,在入选2024年度省人文乡村建设名单的同时,新建村文化礼堂成功获得全省首批“金牌五星级文化礼堂”称号。这也是近年来定海区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之一。

新建村乡村艺术馆近日开设了剪纸、渔民画等课程,由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高俊进行现场指导,吸引了不少村民参与。其中,村民董艳就是通过之前的培训课程,学会了渔民画绘画技能,并通过作画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董艳告诉记者,新建村的发展让村内文化艺术氛围日益浓厚,为村里的妇女、老年人及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平台。

乡村艺术馆是我市首个村级海岛美术馆,也是新建村打造人文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艺术馆作为新建村文化礼堂特色之一,内设有专业化展厅、美术教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村民提供艺术普及和公益培训等服务,建强公共文化阵地。

“原先,我们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只在春秋两季安排了两期,每期持续十多天。”张高俊对记者说,随着近年来新建村的进一步发展和游客接待量的不断激增,该馆以“乡村艺校”形式每周开设渔民画、海洋剪纸刻纸等惠民课堂,同时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不仅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艺术作品转化为原生产品,通过展示销售,实现了艺术与经济的双赢,也让村民们享受着艺术带来的成就感。目前,新建村已形成剪纸、舞蹈等艺术团队10余支。

文化礼堂是乡村的文化地标,更是村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新建村以人文乡村建设为依托,在原文化礼堂的基础上,将文化礼堂与乡村艺术馆、“净零碳”展厅、书香文化礼堂、梦幻剧场等“串珠成线”,向“全景全域式”发展。

其间,新建村将村庄的文化氛围和乡村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形成独特的新建村文化礼堂旅游参观线路,进一步引导村民游客感受艺术乡村底蕴与氛围。同时,新建村成立文化礼堂服务中心,推行理事会制度,创新实施“1+1+1”管理模式,即明确1名分管干部、配备1名管理员、招募1名志愿者,长效推进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工作。

如何让村民在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共同参与到人文乡村建设中?新建村根据村民等需求,定期开设教育宣讲等;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元宵喜乐会、重阳敬老礼、戏剧“粽”有戏等传统民俗活动;依托书香文化礼堂开展经典图书分享、儿童绘本分享、文化沙龙、乡村植物科普活动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到乡村开展研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新建村文化礼堂阵地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

去年,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美术馆馆员刘佳波入驻新建村,制定因地制宜的“金点子”,量身定制“艺谷天然”整村美育计划。在文化特派员的助力下,新建村与浙江美术馆进行党建结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品展、陆维钊书画作品展、浙江交响乐团文艺赋美专场演出等一批社会文化资源“下沉”到基层,不断让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擦亮村庄文艺底色,探索丰富文旅业态……近年来,新建村以“艺塑乡村 文润乡风”为主题,以“生态+文化+旅游”为路径,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及相关产业、旅游、体育等领域发展。在此基础上,新建村进一步挖掘艺术潜力,与27所艺术类院校及13家文艺单位合作打造采风、美育等实践基地,常态推出红色研学等实践教育活动;并与红钳蟹、海之汇、舟山欢喜等文化创意公司合作研发乡村文创产品,引导村民参与到渔民画、剪纸、渔绳结等文创产品的创作中,将文艺创作转化为经济收益。发展文旅休闲产业;通过艺术乡建,盘活农村闲置农房,融合发展休闲吧、茶文化、书香文化等产业,引导村民错位发展农家乐40余家,成功引进大乐之野、欢喜书店、留下艺舍等产业项目,形成观、食、住、游、玩为一体的文旅休闲产业链。

如今走在新建村,这里青砖黛瓦的古朴建筑与现代环保理念交相辉映,一批文化建筑与酒缸潭等景观节点相串联,一幅幅生动绚丽的壁画诉说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海洋文化与农耕文明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乡村画卷。目前,新建村还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美育示范村、首批省级艺术乡建特色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继续做深文化价值转化,培强特色文旅品牌,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活动,打造文化创意项目,实现文化艺术和乡村共富的双向奔赴。”新建村党总支副书记芦海峰如是说,特别是在提升文化队伍力量上,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带头人作用,做好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挖掘、培养,打造具有专业度、成长性、乡村特色的文化团队。同时,聚焦文化惠村润村,串联乡村艺术馆、群众艺术创作中心、文化礼堂、欢喜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人文阵地,打造全域全景人文风景线,完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

信息来源:新媒体部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