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27344923231/2024-76061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24-08-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关于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复函

叶亿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区学生抑郁症筛查机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为我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重普查,落实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1.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工作。我区中小学均设立有心理危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化的心理危机预案。每年面向小学四年级、初中新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对学生心理状态、人格特质等进行量化评估。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在全员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开学初、春季、重大考试前后、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四个重点预警时段的识别与筛查,结合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委员等动态观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二类、三类心理高危学生名单,第一时间上报至省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区卫健局则着重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三级平台作用,及时发现和掌握心理问题高危的青少年学生及状况,对心理问题高危青少年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介入、勤随访。

2.探索推进“抑郁”危机干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没有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权,对于重大心理危机学生,学校经评估认为已超出学校辅导范围的,均通知家长及时转介,向家长推荐本地或省内外具备资质的专业咨询机构与医疗机构。区卫健局将积极争取心理干预专项资金,同财政、教育、医保等部门协商,协调专业机构探索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并为筛查结果异常的学生及时提供规范心理诊疗服务。

(二)有原则,注重学生心理隐私保护

1.注重学生档案隐私保护。教育系统对排查出的二类及以上危机学生制定“一人一策”干预方案,切实强化干预工作的精准度、有效性。对于学校筛查出来的心理高危学生,除必要人员知晓外,全程做好保密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锁保管,不记入学生档案,不作为任何学生考评依据,任何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查阅。

2.注重学生就诊隐私保护。卫生系统将着力规范心理诊疗流程,对转接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的学生,确保其诊疗过程中的科学性、安全性、保密性。在就医随访环节加强精防医生的专业性和实操性,必须在确保家属不反感、学生不排斥的情况下,科学进行随访。针对个体家庭提供专门指导,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三)有机制,规范学生转介休学流程

1.注重日常观察研判。通过师生日常观察和学校心理咨询初步评估,如学生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且其学习和生活状态明显受影响、无法自行调节的,学校会针对该生召开个案研判会,商讨制定下阶段该生的干预方案。根据干预方案,及时联系监护人并转介至专业的精神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学生治疗期间,学校持续关注该生的心理动态,定期开展心理干预、做好回访等。

2.规范休学复学流程。对于重大心理危机学生,卫生系统将在专业医疗团队评估后,对需要药物治疗不具备继续上学条件的个体,纳入社会心理服务管理,由专业精防医生随访,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学校则做好与专业咨询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对接,及时了解学生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不会主动要求抑郁症学生休学,对提出休学的学生家长则强调休学相关要求,建议学生家长慎重考虑。在学生家长明确要求休学,并符合休学相关条件的,方可启动休学程序。对休学在家的学生实行定期电话随访,动态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治疗恢复后申请重新就读,家长需携带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召集心理危机评估小组,根据相关材料作出继续休学或者回校学习等评估。如认定可以回校学习的,学校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并要求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

(四)除偏见,开展抑郁知识科普宣传

1.开展抑郁知识科普宣传。我区学校利用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社团、心理月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讲解,加强学生对抑郁症的科学认识,开展情绪调节等教育。通过向学生介绍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觉察与识别,如何合理地表达情绪,如何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试等,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强化个体心理防护。

2.注重家长理念引领。我区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线上直播等宣传阵地,向家长推送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利用全员家访等契机,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亲子关系状况等心理风险因素;利用多方会谈等形式,邀请家长积极关注子女的心理状况,做好家校配合。

(五)多载体,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1.立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我局建构了从小学低段到初中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框架,保证每学期8课时的心理健康课程;建立了包括学科课程渗透、班级心理辅导、专题心理讲座、小团体辅导、咨询室个别咨询、沙盘游戏咨询等内容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24年,我局在6所学校试点“定心·向阳”学生心理积极成长导师制工作,从全体教师中选拔学生心理积极成长导师,提升为中小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

2.借好部门组织公益力量。区卫健局建有“心海导航室”,定期邀请第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宣传活动等,向青少年开放心理疏导预约服务;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援助平台与热线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区妇联建有“心灵之约”工作室,邀请了舟山第二医院资深心理医生作专业顾问,在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亲子关系处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我局建有“心理服务进校园”团队,常态化开展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5年来共计开展进校园服务67场,上课30节、讲座31场、个案咨询328人次,筛查出并转介心理高危学生16人。

3.建设区级心理辅导中心。2024年,我局牵头启动了区级心理辅导中心建设。该中心位于碧水蓝天小区南门,将面向全区范围内的中小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发挥心理热线服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培训、个案督导、宣传普及等综合功能。待中心建成后,我局将主动邀请区卫健局、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中心运营,完善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干预、转诊、治疗等标准程序,合力为我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心理健康综合服务。

今后,我局将持续强化部门、家庭协作合力,进一步优化学生抑郁科普、干预、转介、治疗等工作,综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李清秋,联系电话:2033167)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