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27344923231/2024-7605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24-08-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关于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复函

民进定海支部: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定海区中小学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培育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为我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聚焦技艺传承,加强非遗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专业力量引领。我局积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技艺大师等走进校园,开展非遗教学、讲座、参与课后公益服务等,让教师与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如2023年,我局聘用了150名校外教师参与包括书法、水墨画、戏剧等在内的校内课后服务,以专业力量引领校园非遗传承。又如海山小学舟山锣鼓教学外聘原舟山市文化馆馆长何直升老师,海滨小学越剧教学外聘全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范派创始人范瑞娟老师的嫡传弟子陶雁老师。

2.强化教师非遗培训。我局贯彻落实“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非遗培训理念,统筹开展对艺术教师的非遗培训,如2024年3月,我局在海山小学举行了舟山锣鼓培训,让老师们走进舟山锣鼓、敲打舟山锣鼓、创编舟山锣鼓,发现非遗之美、重现地方特色;2023年4月,在我区美育工作推进会中,多个学校进行了非遗作品和经验交流,包括剪纸、陶艺、书法、渔民画、舞龙、木偶戏、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校级层面,各校广泛邀请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馆专业人士担任指导老师,定期开展非遗讲习,以达到培养后继人才的目的。

(二)聚焦硬件提升,加强非遗场地设施保障

结合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暑期校园提升改造等工程,近年来,我局持续强化学校非遗场地、设施等条件,并鼓励社会公益力量通过捐资等形式予以助力。针对海山小学非遗项目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经我局请示、区政府协调,已同意将原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大楼部分作为海山小学配套用房。学校将积极整合校内外场地,进一步保障学生非遗项目训练。今后,我局将结合定海城市改造、住宅拆建等契机,尽可能争取教育用地添置,以改善包括非遗教学在内的学校办学条件。

(三)聚焦多元发展,鼓励学生非遗技能学习

根据《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关于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我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基础素质+校本素养”模式,其中基础素质包括“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五大基础领域。各校均广泛组织学生非遗风采展示活动,客观记录学生每一阶段艺术素养情况。同时,在初中学生素养评定中,我局将学生非遗竞赛成果纳入学生艺术素养评定,以提高学生参与非遗传承的积极性。

(四)聚焦传承实效,强化学校非遗品牌打造

在我局对中小学考核中,要求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特长”的考核占比达9%,其中明确要求学校重视开展非遗等艺术传承教育,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目前,我区中小学共有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所,市级11所,区级11所。同时,我局鼓励各校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中以非遗项目申报参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类比赛,且成绩喜人。海山小学舟山锣鼓打击乐《龙腾虎跃》获2021年省中小学艺术节一等奖,双桥中心小学《紫微布袋木偶戏代代传》获2021年省中小学艺术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定海小学越剧《陆文龙•归宋》获2023年省中小学艺术节一等奖,檀枫小学《海盐的来历》获2023年“少年非遗说”舟山传说故事讲述大赛一等奖。

感谢贵委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



(联系人:张静凤,联系电话:2033167)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