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2732027006E/2024-7411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4-05-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定海区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司法局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及全区各项重点工作,以司法行政改革清单为抓手,锚定目标,全面推进。

一是法治赋能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全面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拟定府委院常态化联动机制。强化涉企政策全链条管理,落实“高效制度供给专项行动”,加强对涉企政策制度的立、改、废等工作,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法治体检”,针对性拟定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指导意见;聚焦螺杆企业易发、频发的违法行为,编制《螺杆产业合规指引》,靶向施治企业规范用工、安全生产、合理用地、绿色环保四方面问题,培育企业合规文化,推进产业合规建设;出台《关于在行政执法领域推行市场主体信用修复的指导意见》,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二书”同达。开展行政复议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将工商联、总商会等专家纳入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开辟涉企办案“绿色通道”,今年2件涉企案件均做到“案结事了”;深入实施“法助共富、法护平安”和“两千工程”等活动。13家商会与律所签约,实现基层商会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

二是多措并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立区合法性审查中心,协助承担区政府合法性审查等事务,对镇街提交的重大疑难复杂事项审查开展协审,为镇街提供业务指导、培训、咨询研判等。将《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纳入各级政府、部门集体学法内容。对行政复议案件实行全域联办,对涉招投标、征地拆迁、司法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等七类行政复议案件及行政协议案件全部实行提级审理。至9月底,提级审理16件,占新收总数的55.17%。推行行政复议员任命和分级管理制度,任命首批行政复议员。发挥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新收行政复议申请数量与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比值达1.88倍。

三是齐头并进扎紧维稳安保口袋。成立定海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明确对外执法的主体资格。顺利完成亚运会维稳安保任务,通过建立专项指挥部,开展社区矫正“五独五涉”和再犯罪等四类对象专项排查、风险隐患化解专项整治等活动,全面筑牢亚运维稳安保防火墙。建立与学校、企业等合作机制,为矫正对象提供学历技能双提升通道和就业基地。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上的重要作用,主导并圆满完成了1012长宏国际油船爆炸案中群体性重特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积极培育示范调解品牌,打造环南“滨海湾区区域调解联盟”、金塘“8+X”大调解机制等一镇一品调处新阵地。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行动,至9月底,全区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4353件,无因调处不当引发非正常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开展律师行业重点人员排查梳理及舆情监管。

四是奋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持续深化“1+11+N”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线下服务站点布设率达100%,覆盖全域、上下联动、功能完备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在线法律咨询基本实现“7 *24”无间断服务、60秒内连线;在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法治服务板块,成立定海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推进法治增值服务全面升级。抓牢重点人群普法,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四个一”等系列活动8场,开展“法治轻骑兵.普法暖岙行”、送法进甬舟铁路沿线村社等各类专题普法宣传活动百余场。已实现全区区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全覆盖。落实“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在全市率先开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至10月底,已办理此类案件44件。前移援助端口,打通诉调屏障,为符合一定条件的交通调解案件提供起诉状代书,擦亮定海区“交通调解”金名片。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24年,定海区司法局将继续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等重大改革,努力以更高水平促进法治定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构建更优法治定海工作格局,为我区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定海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以法治改革为牵引,打响区高质量发展品牌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路径,推动增值服务理念融入司法行政各项改革行动,切实解决关键性、瓶颈性问题,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定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营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精耕细作,推动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党领导镇(街道)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优化镇(街道)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制,通过制度化手段、进程化管理、精准化指导,构建“全领域覆盖、全闭环管理、全要素保障”的合法性审查机制,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水平,有效规范基层重大决策、合同管理、行政执法等行为,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实现全区合法性审查全面有效覆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纵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基层组织公信力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开展法治建设示范乡镇(街道)等多层次多形式创建活动,力争创出2家市级示范镇(街道)。

二是先行先试,纵深推进企业合规服务

在2023年探索螺杆产业合规服务模式、制定《螺杆产业合规指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涉企法律服务存在问题,持续优化全区企业合规服务,将涉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落到实处。一方面,进一步壮大发展法律服务行业,推动更多法律服务力量向企业合规前端延伸,持续擦亮“千所联千会”法律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涉企法律服务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加强行政合规服务,深化“综合查一次”、涉企政策直达落实、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等增值服务升级措施落地,切实解决涉企行政履职过程中,增值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切实提升辖区企业自主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以司法质效为核心,打造法治建设一流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切实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和办公室职能作用,优化“一办三组”实体化运行,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定海建设“八大抓手”,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述法工作机制,优化述职述法内容,创新评议形式,加强评议结果运用,强化法治建设工作责任意识。

二是深入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创建。坚持以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创建工作方案》,锚定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要节点,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康发展,并以更大力度宣传法治建设工作成效,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以实绩实效提高群众对法治定海建设的认同感、满意度。

三是深化开展多领域多元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用足用好当前联动监督模式,进一步发挥好“综合督一次”优势,对重点领域、涉民生领域实施执法监督,强力整治执法突出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尝试与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合作机制,从信息共享、会商研判、重点督办、信息应用、工作协作等方面开展试点,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线索汇集统筹机制,拓宽执法监督渠道,提高执法监督能力。

(三)以法治护航为重点,保障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一是推动行政复议诉讼更富成效。以新复议法于明年1月1日施行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让全社会深入了解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不断提升行政复议社会公信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同时做好新旧法运用的衔接,尤其是针对复议前置的案件,提前做好相关预案及研判。切实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以行政复议基层联系点和浙里复议平台“线上+线下”双渠道模式,进一步畅通复议申请渠道,将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行政争议,及时引流到行政复议程序中解决;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形成“有争议先复议”共识,确保新收行政复议申请数量多于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持续推进行政复议“全域联办”,力争联办案件不少于全年新收案件总数的50%。深化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的联动,建立法律专题问题及个案不定期会商机制,保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继续执行行政败诉案件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原因、跟进整改,避免同类案再败诉,确保全区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控制在8%。

二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更为扎实。充分应用前期数字化建设成果,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监管效率,实现高效规范执法。通过定位数据分析、心理数据分析、行为数据分析,多跨协同争取共享公安、市场监管、人力社保等有关部门的相关数据,对社区矫正对象精准分析,提高矫正方案的针对性和匹配度。持续推进社区矫正对象修心工作,以两个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为基础,以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为根本,抓好“初心启航、心灵掸尘”和“初心共育”两个主题教育开展,促进矫正对象“拂去心灵尘埃,阳光回归社会,群体的安全稳定”。抓好“学历技能再提升、就业帮扶促共富”工程,加强与定海区开放大学的合作,扩大社会组织参与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力度,推动“初心共育”学历提升工作,实现该类人群学历、就业率“双提升”。

(四)以司法为民为落点,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

一是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整合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大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和选拔,优化法律服务供给,运用“大综合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协同监管”等系统,增强一体监管能力,深入推进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及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三级实体平台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千所联千会”机制和双月法律集中服务日活动机制,持续做好法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切实加强“法惠民生 法治润企”工作实效。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心及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作用,加强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搭建高效多元解纷平台,进一步畅通涉企纠纷线上调解渠道,提升纠纷化解实效,切实为企业维权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法律服务。

二是持续深化“海岛共富,法援惠民”工作。健全网络、实体、热线“三大平台”深度融合的法律援助服务矩阵,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联系点建设,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服务实体平台触角,实现群众“就近办”。优化案件指派规则,对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步加强动态案件质量监管,定期抽查评测,实行优胜劣汰,保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坚持“调解优先、援调结合”,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与调解组织对接机制,加大“援调对接”和协商解决力度,以“宜调先调、能调不诉、诉调结合”为办案原则,争取群众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前,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以“法援惠民生”“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为品牌,加大“法律援助六进”活动力度,紧密结合“暖岙行动”、“小岛驿站”等载体,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宣传,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覆盖面。

三是持续深化法治文化宣传和阵地建设。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年普法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宪法和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针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重点普法对象,实施分类分众精准普法,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动海岛共富。以民主法治社区(村)创建为基层依法治理的主要载体,以扩大创建覆盖面、提高创建影响力和创建质量为目标,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村)”升级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包括对部分老旧的法治公园、法治广场设施进行提档改造,进一步发挥法治阵地作用,切实增强基层民主法治观念,推进基层法治实践。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