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海间的“文廊之旅”

发布时间:2024-05-27 09:26

【字体:

访问次数:

东海百里文廊是一条系统连结定海中生态山岙区域、美丽乡村、古寺古庙、古遗古迹、河湖水库和云顶风景等乡村宝藏元素的生态廊道,也是一条集农文旅于一体的和美共富之路。自去年全线开放以来,文廊品质持续提升、品牌不断打响,逐步从“绵延百里”向“方圆百里”迭代升级。在5月25日举行的2024“和美乡村 有你定好”现场会后,各路嘉宾再次踏上东海百里文廊的探索之旅,见证定海乡村新蝶变,共话共富新图景。

位于白泉镇米林村的觅林古树园,园内山峦蜿蜒,群峰环列,种植着因甬舟铁路建设需要迁移至此的800余株杨梅树和100余株古树名木,是东海百里文廊白泉段一处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带领村民共富而打造的诗意绿色空间。如今,古树园配套建设停车场、水文景观、游步道、露营基地、游客综合接待服务中心等,并系统整合“翠萝文化馆、翠萝石笋、炭山梯田遗址、粉单竹”等潜在资源,提炼出众多“可读、可品、可看”的文旅亮点,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跑出“大流量”。

嘉宾一行跟随村书记的讲解参观觅林古树园,了解这片土地丰厚的人文故事,探讨如何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文廊沿线村庄注入新活力。“在众多乡村建设当中要区别同质化,一定要打造出地方独有的特性,我觉得网络流行的网红点可能在时下会流行,但从长远来说它并不利于一个乡村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真正挖掘出其本身的内在文化和特质,才能够助力乡村长久发展下去。”在小沙街道庙桥村职业经理人黄挺看来,觅林古树园在地下水源体系尤为丰沛的基础上,还种植有许多古树名木,这两点就足以支撑这一村庄的发展“内核”。

只要挖掘好水和古树的资源,真正围绕它做贴近当地的产业,就能实现共富的“裂变”。他说,东海百里文廊非常巧妙,串联多个镇街,能带领大家去发现更多如觅林这般美好的地方,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嘉宾一行随后走进坐落于双桥街道的东海福泉村,该村依托海岛独特而稀缺的温泉资源,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共富为抓手、善治为目的,逐渐聚集起民宿、餐饮等业态,吸引各类体育赛事来此举办,并通过乡村集市让沿线村民尝到“家门口”致富的甜头。东海百里文廊开放后给该村带来的新变化,让嘉宾们连连称赞,也窥见了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新契机。“东海百里文廊各个节点、各个村展现的美丽村景,是村美民富的远景。作为一名村书记,我感受到要更加努力,否则我们会不进则退。”漫步在福泉村,干览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思绪颇多。她说,看到东海福泉村的发展,让她感受到业态的植入能带动更多业态的聚集,这正是每个乡村发展的必经之路,东海百里文廊沿线的各村要资源共享,不仅要通过道路将各村连点成线,更要把各种业态串起来,这正是作为村书记未来要共同努力的话题。正如新建村周边正在打造的酒缸潭,与新建村串联后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催生徒步、亲子游、休闲游等喜闻乐见的文旅模式,吸引多元业态项目落地,抱团发展。

神话之鸟马目生态村位于岑港街道西北部,本是一个悬水岛屿,后因围海造田与本岛相连,这两年更是借力东海百里文廊建设,打造以中华凤头燕鸥觅食区的神鸟观光和以马目花海、古村探秘的花漾星辰两条游线,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嘉宾一行走进马目生态村的风车露营地,这里优质的生态资源及山海相拥的独特景观,让不少资深旅游业者看到定海乡村旅游发展的更多可能。“第一次来马目实地采风,看到的实景让我感触很深,我身后就是舟岱大桥,刚才一路走来山海景色、乡村美景一目了然。”舟山市太平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娜说,马目生态村非常具有“含金量”,让他们在推广东海百里文廊旅游产品上更具信心,能让市外游客更多了解东海百里文廊的文化和山海景色。一年多来,他们持续向市外推荐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获得了良好反馈。定海大笔挥墨在山海间画下的这“两个圈”,走出了有别于舟山其他景点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这正是定海乡村旅游的价值,市场前景可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推介东海百里文廊出力。


信息来源:新媒体部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