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定海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2023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纵深发展

一是笃学践行法治思想,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写入法治定海建设要点,纳入区政府及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科目。加强组织领导,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法治定海建设工作,制定出台《2023年法治定海(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办法》《2023年法治定海建设工作要点》《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以清单形式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区委常委会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制度、区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宪法宣誓39人次。

二是加快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成立区合法性审查中心,推动合法性审查体系制度化标准化,区政府及20家部门完成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编制。镇(街道)全域贯通“乡镇合法性审查”数字应用,全域实现事项清单目录化、监管流程清晰化、工作指引具体化。加强镇(街道)法学类人才招录,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累计达11人。开展法治舟山(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深入挖掘“双所联动、双蓝融合”“海上的士”品牌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环南街道被命名为第二批法治舟山(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三是推进行政复议改革,打造“市域联办”模式。坚持主体不变、质效不降、义务不增的“三不”原则,落实行政复议案件“市域联办”,对涉及招投标、征地拆迁、司法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等七类行政复议案件及行政协议案件全部实行提级审理。推行“全域通收”模式,申请人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按需或就近向全市任一行政复议机构申请行政复议,再由收件复议机构向法定复议机关移送,凸显复议便民为民。

(二)聚焦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一是加强重大事项法治审核,防范法律风险。对甬舟铁路金塘镇段土地征收政府信息公开、旧城改造房屋征收补偿方案、项目投资运营方案、建设项目政策扶持等20余件重大涉法类事务开展法治审核,防范法律风险。积极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依法公开15项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严格落实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程序,保障决策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进一步加强合同签订和履约监管,借力巡察优势强化行政机关合同监管工作,并将合同监管列入巡察反馈意见。

二是拓展立法联系点,推动多方参与立法。开展第二批市政府立法联系点推荐,通过初选、实地走访、确认授牌,新拓展小沙街道、城郊供销社、曲艺协会、秉拯法律服务所、市慈善总会同心互联网分会6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2部地方性立法座谈2场次,进一步提高立法的人民参与度、透明度。推动区级单位、市场主体参与立法调研,对《舟山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舟山市燃气运输与配送管理规定(草案)》提出立法意见和建议近10条。 

三是加强文件监督管理,提升制度质量。强化对政策文件的法律审查,全年累计审核优化审批环境、服务企业、激励经济发展类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草案29件/次,提出审核意见130余条。审核部门及镇(街道)备案的规范性文件40件。组织开展区政府及所属部门涉及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废止16件。完成镇(街道)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保留文件28件,废止(失效)22件。

四是依法履行政务公开职能,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制定《2023年定海区政务公开“一本账”》,聚焦群众有感、企业所需,完善共同富裕、民生实事、重大建设项目、助企纾困等重点领域公开工作。2023年,向社会主动公开各类文件225件,开展政策解读62件,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12次,清理存量信息10余万条。建立“1+1+N”多部门联防机制,防范法律风险,形成“区府办+司法局+各部门”协同联动的依申请公开工作模式,全年全区高效办结依申请公开35件。

(三)聚焦“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执法质效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改革统筹,推进执法协同。持续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根据《乡镇(街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考评赋分办法》,每季度对镇(街道)进行考评排名,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开展执法业务实操培训2场次,400余人次参训。依托社会治理中心和基层智治平台架建行政执法中心和指挥平台,11个镇街基层智治四平台与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全部贯通,横向、纵向一体化、常态化协调指挥机制进一步完善,执法协同贯通顺畅,线上办案和行政行为码实现全覆盖。 

二是强化执法监管,提升行政执法力度。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平台,深化“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日常监管机制,开展联合执法138次,市场主体受检频减幅达56%。落实行政执法“首错免罚”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民生温度,累计实施首次违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200余件。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实现行政处罚环节“两书同送”。加强重点领域执法行政执法力度,专项整治招投标违法,查处案件30余起;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渔业、生态、食药、船舶修造等突出风险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危运领域“监管一件事”、“护航亚运”等系列行动。全区累计实施行政许可21700件、行政处罚29053件、行政强制1012件。

三是多元化执法监督,推动严格规范执法。集成纪检监察、司法等优势资源,打造跨机构跨领域监督同盟体,建立不定期联动专项监督、法治巡察、执法评议、案卷评查等协作机制,累计开展各类监督10余次,6个被巡察部门落实整改措施,清查处罚结果信息万余条,整治7项道路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评查13家执法部门、6个镇(街道)执法案卷100余宗,制发监督通知书5份,推动不规范执法问题即知即改。应用省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做好风险线索的排查梳理和针对性处置,累计处理涉企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各类执法问题线索70余条。督促各执法部门编制公布裁量基准“一单位一清单”25份,审核部门认领的执法事项2000余项。

(四)聚焦服务效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完善制度机制。“远洋警务”模式入选2023年全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智航远洋”应用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创新推进螺杆产业合规改革,形成《螺杆产业合规指引》。探索建立涉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制定《定海区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指导意见》,重点突出扩大意见征询范围、重大涉企政策社会风险评估,扩大政策抄送范围、增强制度的可预期性和知晓率。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涉及公平竞争审查范围的有效文件及时进行自查,营造公平竞争制度环境。

二是深入实施“高效制度供给”专项行动。落实省委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加强对涉企领域相关政策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出台《关于推动定海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舟山市定海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内外贸双循环发展促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若干意见》《定海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试行办法》等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文件12件。

三是强化高质量法治服务供给。深入推行暖企工程、“我为企业发展办一事”“万名干部助万企”和企业容错等精准服务活动。依托金塘商会建立螺杆产业合规中心,为螺杆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合规风险预警、涉企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螺杆企业纾困解难。细化“千所联千会”联系合作机制,13家商会与律所签约,协助商会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律服务33次。开展惠企便民法律集中服务日活动12次。法治体检民营企业1506家次,提供法律咨询1459次,为企业解决问题或困难774个。

(五)聚焦预防和化解纠纷,高效回应群众法治需求

一是实行行政争议闭环管控。建立行政案件败诉报告制度,出台《舟山市定海区行政争议案件闭环管控实施办法》,对行政争议案件实行风险研判、争议化解、问责约谈“一件事”管理。实践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庭前争议化解、应诉等工作,做到“出庭又出声”,有力助推“两降一升”。2023年区政府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2件,审结31件,新收行政复议申请数量与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比值达2.12倍,复议审结案中调撤率达80.55%。区属部门及镇(街道)一审被诉案件24件,区政府被诉15件。

二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结合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3年,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361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640件,协议涉及金额近1.8亿元,成功率99%,群众满意率98%以上。积极培育示范调解品牌,打造环南“滨海湾区区域调解联盟”、金塘“8+X”大调解机制等一镇一品调处新阵地。 

三是持续提升群众法治服务。持续深化“1+11+N”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线下服务站点布设率达100%,覆盖全域、上下联动、功能完备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在线法律咨询基本实现“7 *24”无间断服务、60秒内连线。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四个一”活动8场次;“法治轻骑兵 普法暖岙行”、送法进甬舟铁路沿线村社等各类专题普法宣传活动百余场;4个社区(村)入选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持续提升。落实“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在全市率先开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及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要求,以全市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主线,提档升级法治政府建设,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海实践新篇章。

(一)发挥法治统筹牵引,在法治提速上出实招

做深做实“统”的文章,健全完善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各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的工作细则,优化“一办三组”实体化运行。用足用好考核指挥棒,围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一主题主线,深化专项法治督察工作,加强对各部门完成法治建设任务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举措的具体指导,加强督察情况通报、晾晒。深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述法工作机制,优化述职述法内容,创新评议形式,加强评议结果运用,强化法治建设工作责任意识。积极探索村级述法工作。集中力量破题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打好“翻身仗”。瞄准小切口、微场景,积极开展法治领域“最佳实践”探索,提炼特色亮点,打造标志性成果。

(二)聚焦主体工程,书写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

实施制度建设提优工程,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制度供给。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做好文件清理评估“后半篇”文章。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进一步强化对部门、镇(街道)备案文件的监督。实施合法性审查提质行动,深入推进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攻坚改革,确保合法性审查率、备案审查率、数字应用率达100%。实体化运作区合法性审查中心,配套健全完善审查中心工作规则、备案审查规则、法审员管理及容错免责等制度。加强法审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实战能力和工作质效。依法适用新复议法,形成“有争议先复议”共识,确保新收行政复议申请数量多于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提案,积极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让权力运行更阳光更透明。

(三)推动创新发展,打造更为强劲的营商环境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积极构建“1+3+X”服务模式,全力提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质效,创新搭建涉企服务“一类事”综合场景,努力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深化“暖企”服务工程,用好“我为企业办一事”“办不成事”投诉举报平台等工作载体,探索“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知识产权融资生态优化、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等一批改革攻坚、改革破难和“微改革”项目落地,打造更多具有定海辨识度的改革成果。继续推进重点产业合规改革工作,围绕海洋海岛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合规激励政策,强化合规评价运用,加强合规风险预警,规范和完善合规监管体系。

(四)深化执法改革,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深入实施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相关指导意见,科学制定年度执法监督工作方案,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管理、行政执法评议、执法案卷评查等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即督快响”联动合作机制,积极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提升执法监督效能。继续发挥“集成式”监督合力,坚持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借力打力相结合,以“大综一体化”执法监管应用为依托,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全量赋码、亮码检查、查收监督”,着力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低效检查问题;深化执法监管“一件事”,持续提升部门监管合力;加强职责争议处置,构建部门间既合理分工又积极协同的监管执法体系;积极配合省、市开展改革验收工作。深入实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执法人才。

(五)增强为民意识,夯实法治社会硬核支撑

强势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综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加强基层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提升,拓展、完善服务途径和方式,全域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区镇(街)村一体化服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精准普法,挖掘更多富有特色的普法品牌,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村)”升级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加强高质量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全区法治阵地集群示范建设。落实法律援助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实施“法援惠民生”等暖心工程,扩大援助范围,优化服务供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提升调解工作标准化。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加快推进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各类调解职能,完善联排联调纠纷化解体系、诉前纠纷调解诉源治理体系,实现调解成果“高效化”。

特此报告。

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0日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