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
|||
信息来源:区公安分局 | |||
2023年,全区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坚持依法行政为主线,以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基础,细化部署任务,认真完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先行,奋力为法治定海建设护航添彩。 一、2023年公安工作情况 2023年,“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智航远洋”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厅局长会议交流资料汇编。反走私工作获全国打私办调研肯定,经验做法以简报形式全国推广,并在全省反走私县域治理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远洋警务”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平安建设“精品案例”、“县域创新典型案例”,被公安部《公安内参》刊发,“智航远洋”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两次调研肯定。重点信访问题治理工作获杨青玖副省长、张飞军副厅长批示推广。 (一)打赢“亚运安保”硬仗。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在省级各类督导检查中“零失分”,协同高效处置长宏国际“10·12”爆燃事故、房地产涉稳风险等处置一批敏感案事件,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8.33%;统筹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八大行动”,破获非法采矿、百万电诈等部省督办案件9起,获公安部贺电1次,涉海、黄赌、食药环知、经侦等犯罪打击成效全市领先。 (二)做优“护航发展”文章。精心推出“11087·舟到在浙里”“定”系列5类20项举措,建强警企服务站点18个,贴靠保障甬舟铁路、金塘新材料、马岙聚泰等重大项目平稳推进,主动护航古城“微改造”,全程保障“云廊”“文廊”全线开放及系列大型活动顺利举行。“马上确权”上线浙里办并在全市公安推广应用,办结全市首起海外远程确权业务,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时限由20天缩短至72小时。 (三)提升“改革赋能”质效。持续深化“公安大脑”建设,擦亮“优秀试点”品牌,省内外15地公安先后来定考察交流,11个典型案例入选“公安大脑”建设单项奖评选优秀案例库、数量全市最多。积极探索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构建“区级主战、派出所主防”体系,快速推进侦查打击、防控治理、执法管理“三中心”建设,迭代升级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强力推进110与12345、基层治理四平台高效对接联动,合成作战效能明显提升,全区接处警首批警力8分钟达到率保持92%以上,成功处置“8·20扬言跳楼”警情获市局通报表扬,全区“零发案”村社、海岛占比达51.4%和75%。 (四)擦亮“优质执法”名片。持续推进公安执法责任体系改革,刚性落实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加快构建完善以专业警种为主的刑事案件侦办体系。不断优化执法权力监督架构,完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范,健全派驻、专职法制员制度,构建“局领导、基层所队长、法制部门、法制员、执法民警”五级执法责任体系,形成“权责清晰、权责一致、执法高效、监督有力”的执法权力监督格局。依托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常态化开展执法办案“日清、周结、月通报”,严密执法全要素全流程监督和突出问题整治工作闭环,推动执法质量、效率“双提升”。执法质量考评全市第二,获2023年度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面上治安态势复杂多变。涉网犯罪成为主流形态,电诈占全部刑事案件比例达55.13%,去年8月以来电诈发案虽保持下降态势,但联动宣防劝阻仍有薄弱环节。“一老一少”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加强系统治理。警源、访源、诉源“三源共治”还需深化,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公共安全隐患量大面广。全区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虽连年下降,但农村区域道路安全综治还需加强。针对涉危险物品、寄递物流、交通场站、网约房等重点行业领域,还需拉紧安全共管责任链。 三、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2023年,以主题教育等活动为契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必修课”,自觉提升个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特别是带领全区公安机关,通过分局党委中心组重点学、中层领导带头学、全体民警常态学,采用“第一议题”、警务实战训练、“公安讲堂”“周日论坛”“循迹溯源”等形式,研究推进法治法治工作,切实提升队伍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助推更高水平的法治定海建设。 (二)部门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推进情况。2023年,区公安分局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深度融入法治政府建设大局,聚焦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强力履行职责使命,奋勇担当实绩争先,在全市县区公安综合考核中获评第一,党建工作获评全区同类单位第一。特别是法治公安建设迈上新台阶,获评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单位”。全年主要公安业务指标呈现“六降三升”良好态势,“两抢”案件零发,“五类”恶性案件100%破案,现行命案连续21年全破,助力定海连续19年获评省平安区。 (三)接受人大监督情况。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向区委区政府以及人大常委会报告公安工作,获区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邀请人大代表进警营调研。主办人大建议1件,做好现场办理答复工作。坚持主动走访人大代表,常态开门纳谏,及时予以回复。 (四)行政复议、诉讼情况及司法、检察建议落实情况。2023年,分局共被提起行政复议案件20件,均办结,未发生行政复议撤变的情况。新增一审案件5起,均审结。新增二审案件3起、再审案件1件,均胜诉未发生行政诉讼败诉的情况。去年分局共收到检察建议9件,均按照检察建议落实有效监督。 四、明年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深化“三轮驱动”,以全方位变革引领现代化先行。加快运行“实战化”职能体系,重点打造防控治理、侦查打击、执法办案、政务服务、海防管理、数字督察六个“一体化”警务集成改革品牌,同步推进西部片区农村“中心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围绕新一代情指中心建设,抢抓全省县级试点契机,聚力打造县域“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海岛样板。推进大数据应用的场景化、实战化、便捷化建设,积极构建基层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主动融入数据采集、任务指令、能力提升“一件事”改革,持续放大数据赋能作用。 二是谋深做实“三大警务”,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保障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和市委“985”行动等,做精“共富警务”,升级“平安定制”体系、拓展“普惠增值”服务等,护企安心经营、群众居定舒心。升级“共治警务”,深化“四格融合”“一老一少”“海陆一体”治理,加快昌国所、远洋所等建设,迭代优化“远洋警务”等,培育更多“海上枫桥”标志性成果。创新“生态警务”,构建“警护生态工作体系”,打造“生态警务示范窗口”,建强“食药环知犯罪侦查办案基地”,护航“生态美”、助力“共同富”。 三是构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队伍全周期管理模式。始终坚持政治建警,持续深化“六我”行动,纵深推进清廉公安建设,培树“党建+警务”品牌融合典范,确保队伍始终忠诚可靠。持续深化人才强警,围绕“多能一专”目标,迭代完善队伍全环节全周期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海纳招引”“育苗塑形”等“全员人才”计划,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体系化实施爱警暖警,办好“爱警十大行动”,探索“差异化”考评机制,健全先进典型培树“五大体系”,持续锻造定海公安铁军。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