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2730334539L/2024-4561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双桥街道
 生成日期 2024-0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定海区人民政府双桥街道办事处2022年工作总结

党的十九大以来,双桥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按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的目标定位,始终围绕共富共享共治工作重心,积极践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惠农助农品牌、培育本地特色产业、提升老小发展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产业赋新,深化数智融合谱写活力迸发的富裕图景

(一)最多跑一次助力一站式购车服务,打造智慧新车城。双桥汽车城是舟山最大的汽车销售集聚地,年销售10000余辆,销售额达15亿元,已入驻汽车品牌31家,员工约1000人。今年街道为加快汽车产业变革,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招引9家新能源品牌企业入驻汽车城,年新增销售新能源汽车1200余辆。为更好地服务车企和车主,我们联手汽车城和市交警支队打造舟山唯一一家入驻园区的车管所,“服务+延伸”编织多元化服务网络,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机动车登记“通道式”集成服务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购车、缴税、上牌、取证、车辆检测等一条龙服务。此外,成功开发“向上服务政府部门、中间服务入驻企业、向下服务车主”的综合型信息服务营销管理平台,小程序中开设园区导航、车城资讯、便民服务等专栏,为消费者提供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在线咨询等服务,目前线上业务量占比已达近20%。

(二)“互联网+”助长农户产销增量,实现服务三农。舟山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农产品建立“云电商”平台,以B2B、B2C电商平台为核心,打通实体与电商双重交易模式。发挥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和省级电商村优势,在全区成立首家农产品电商产业园,通过同城配送、云仓等服务,以网络产销合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22年累计带动发展农村电商20家,带动电商从业780人辐射带动农户约1200户,带动农民增收2000万元。

(三)村企结合助推发展,打造共富村级样板。石礁村近年来联合当地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城城联、三农电商、安能物流、三农惠生鲜”,紧跟市场步伐,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实体店销售模式。通过加强与喵喵百货店、万千商城、淘宝、天猫、磊落食品、巴顿机械制造、金居鞋业、紫微侯家食品坊、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及本地企业合作,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视频直播间、抖音直播、平台直播等技术应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道路,近几年来,该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年度销售额从2020年的6395万元到2022年的2.8亿。

二、融合发展,农文旅商结合培育本地特色产业

(一)双桥朔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投资400万元,棚体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种植面积140亩,拥有大棚150套,年产值100万元左右,打造定海区放心菜园农机农艺融合基地,引领共同富裕的产业兴旺示范样板。今年5月1日起,成立全市首家“农产品公共品牌直卖所” ,帮助本地小散农户拓展蔬菜销路,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售卖货架的“最后一公里”。

(二)紫微庄农文旅融合项目。项目位于双桥街道紫微村,入围2021年度定海区乡村振兴绿色转化项目,总投资约1500万元。项目以紫微庄休闲驿站与“非遗‘宽窄’小巷”建设为绿色转化亮点,打造目前进入定海乡村的最便捷的交通驿站。以美丽乡村“古村茶韵, 木偶奇缘”品牌口号,为舟山的生态特色产品、乡村非遗文创产品提供全面展示销售的平台,有效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更进一步助推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打造成为展示定海美丽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

(三)石礁农场生态园。项目总投资约1.2亿,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农场规划布局南北功能区块,区块功能北区块以瓜地产业种植、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水生植物种植的立体打造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南区块以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成一个立体生态系统的农业发展产业的生态园。建成后将形成田园休闲旅游、休闲疗养度假、有机瓜果采摘品尝一体的综合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园,预计带动当地农户增收300万元,拉动就业100余人。

三、教养结合,着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发展水平

(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引入专业机构打造双桥华康颐养园,在养老服务中融入健康理念,中心依托舟山顾氏骨伤医院建立巡诊、急救、转诊等合作机制,随时提供医疗支持。2020年投入180万盘活闲置农房建设桥头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了“残疾人之家”和“博爱之家”等民生服务,设计接纳老人容量110人,为本地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生活服务、康复护理、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及心理疏导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配送餐等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乡村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深化,投资2077万元新建舟山占地规模最大,唯一一家计划设置医养结合功能的基层卫生院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非遗进课堂”唱响文化同富共享。双桥中心小学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助力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与发展。学校邀请紫微木偶戏传人每周来校指导,多次举行“细品木偶戏,传承有我”等大型艺术活动,采用以点带面,以乐考活动为载体,辐射全员共学习,引领每一个孩子踏上传承与发展“紫微布袋木偶戏”非遗文化之旅。借助校园公众号推送等活动,使紫微布袋木偶戏始终活跃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们创编了抗疫、创城等活动相关的剧本,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交融式宣传表演活动,展现舟山市紫微布袋木偶戏传承基地学校风采。

四、城乡统筹,同建共享民生福祉发展新格局

(一)连通便民路,架起群众幸福公交线。双桥街道桥头施村顺利、溪口、东高岭三个自然村约有村民1600人,且多为老年人。为解决该村蚂蝗山区域因山路狭窄、弯道多、安全隐患大、改造成本高,多年不通的现状,街道经过实地查看、多方对接,制定了山道拓宽改造、采用转运方式通行小型公交(中巴车)的实施方案,通过村集体自筹、村民捐款、慈善募捐等方式克服资金困难。最终对将近9公里的村道实施道路拓宽改造,达到符合公交车行驶的条件,改造成本高达300余万元。该线路于2020年3月份正式通车运行,切实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

(二)重塑山水谷,串联碧波万顷的河湖带。坚持治水与治城、治标与治本、治河与治污相结合,统筹推进山塘、水库和河道的综合治理和提升,2020年整修完成永丰山塘和蚂蝗山水库,有效提升防洪排涝能力;镇域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达标率100%,集镇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建设和雨污分流全覆盖,村生活污水湿地全面完成标准化提升工作,提质升级人居环境;完成狭门水库年500万方调蓄工程建设,前门畈河、狭门水库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

(三)升级旧街巷,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发力人居环境整治,焕发集镇区新美颜,2020年起分阶段实施门店店牌、沿街立面、桥头施农贸市场、侯家菜场等改造提升工程,先后整治立面2万余平方米,完成公厕改造提升16座,新建健身小公园5个、停车场18处。新建和改扩建紫微庄休闲驿站等垃圾分类站点十余处,街容村貌实现美丽“蝶变”。鲍全根等四户荣获2021年度市级美丽庭院,林红等十一户获评2019年度区级美丽庭院,4K和5G信号实现全覆盖,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