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2002637961R/2024-45607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城东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4-01-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城东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团结带领全街道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锚定“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沉着实干,担当有为,克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共富新景,经济发展提质争先。 1-9月实现财政总收入6800万元,同比增长2.94%;征收城东辖区内税款3695万元,同比增长3.21%。一是招商引资提档。建立健全“班子领衔、定点突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挖掘招商资源。以东门综合体、长岗山创业投资孵化园为主阵地,激活楼宇招商动能。截至9月,累计引入企业37家,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554亿元,引入外资80万美元。 二是项目建设提速。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靶向发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大连经航能源集团、浙江易航海等项目意向落户城东;舟山日报社、恒扬酒店两大固投项目建设按时推进;东海云廊城东段项目定点及业态规划基本成形。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完成率95.6%。 三是服务村企提质。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启动大洋岙村物业经济用房项目,预计年底完工投用。聚焦凯虹广场等核心商圈、重点企业,坚持问需于企、部门联动、服务集成,营优发展空间,提升助企实效。今年,辖区内限上批零额及限上社零额增速分别达216.3%和14.7%。 (二)聚力民生实事,城乡建设有“里”有“面”。 一是宜居品质稳步提升。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檀香、檀树、紫竹3个老旧小区50幢外立面改造,惠及居民1151户。超额完成年度“三改一拆”工作任务。全区首个城市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小洋岙社区试点打造集咨询服务、议事协商、社区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会客式便民服务中心,预计11月完工。 二是综合环境持续改善。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今年将完成香荷园、阳光园、金色雅苑、檀东颐景园4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工程及盛家塘新村污水管网应急提升改造工程。长岗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背坡水毁应急修复工程、城东街道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相继完工,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有力推进“撤桶并点”工作,确定42个小区86个生活垃圾项目点位,其中4小区5个项目点位已全部完成;建筑垃圾点位27个,其中9个已完工,6个即将进场施工。 三是文明创建深入人心。落细落实文明城市常态管理工作,街道在三次全市文明指数测评测中连续两次位列第一,一次第二,连续两季度全市洁美杯比赛第一。创新全民掸尘1+N+N 模式,成立4支掸尘特色小队,开展活动140余场,超3000人次参与。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点累计开展实践活动248次,参与人数达4200余人次。 (三)聚智社会治理,民生幸福加码提速。 一是全域覆盖社会保障。低保、低边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发放补助资金、慈善慰问款等65.33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00余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59万余元,免费提供部分康复器具及服务,有力推进残疾人康复工程。持续提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质效,新添“无感服务”终端设备,试行“康养联合”,实现养老服务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 二是多维推进基层善治。深化基层智治,迭代升级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坚持多元共治,以民主促民生促发展促和谐,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入选全省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首批培育对象。繁荣社会事业,做优做强“邻舍家”“微青力量”“点亮小橘灯”等品牌项目,开展活动100场,受益4000余人。精心打造同心文化礼堂精品礼堂,“同心为童心”暑期未成年人活动广受好评。新增室外智能健身器材25件,以旧换新47件,有力保障居民十五分钟健身。 三是高效落实平安维稳。织密“最小单元”防疫网络,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组建工作专班,以“三全”工作法顺利完成老年人疫苗接种任务。全面排查社会风险隐患,至9月底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77起。建立重大风险隐患一事一档,以“一个隐患一个领导、一个专门班子、一套工作措施”的要求,实行专案经营。落实安全生产隐患动态排查、源头整治,切实守护食品药品及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领域安全,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聚集红色力量,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一是突出抓好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全国及省市区两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深入基层宣讲,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全面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闭环做好小洋岙分房等重大项目的舆情风险管控。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两新党建基础,成立街道非公企业联合第一党支部,实现50人以上有党员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擦亮幸福党建品牌,打造“掸尘积分联万家灯火”党建项目,形成“红色城东掸尘积分”体系。发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辐射作用,联动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回声墙”“曹杏娣工作站”等阵地,让党建更加浸润群众生活。组建“红色物业联盟”,推动“小区事,党员议”小区自治。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根据“1+3+N”要求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年底将完成小区楼道(栋)长制全覆盖。 三是纵深推进从严治党。进一步完善社区干部三色预警机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上年度被列为“黄色”的6名社区干部进行谈话,对其中2名进行岗位调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专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7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1份。全力配合做好市委提级巡察工作。今年以来,街道纪工委廉政谈话116人次,上报问题线索19条;诫勉谈话3人、批评教育4人、提醒谈话4人;办理党员违纪案件9起。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开展主题宣传教育,通过班子带头学、支部争先学、党员全体学、深入基层学等形式,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丰富各类文体活动,创作一批紧贴时代主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不折不扣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干部们更坚定践行初心使命,更高效服务发展大局,更加用情投入城市建设。 (二)推进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重、落地为要,以项目推进和有效投资为经济发展蓄势积能。探索建立城东“人才智库”,强化专班招商、赴外招商、以商引商,着力招引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人才吸附力强的优质项目。加强企业项目跟踪服务,抓好减税降费、减负强企等惠企政策落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繁荣城市经济业态,做精扮靓云廊商圈,发展壮大楼宇经济,打造吸引市民游客及年轻人的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集聚地。不断丰富消费业态,积极培育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借力东海云廊建设,探索发展生态康养、休闲娱乐等消费新热点。 (三)着力优化城市颜值和环境品质。持之以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实施口袋公园建设、雨污管网改造、绿化提升、路面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及农村危房巡查,做好危房维修加固改造,保障居民住房安全。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按时按质完成生活小区及道路污水管网设施改造。纵深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深化住宅小区物业全覆盖,打磨物业管理品质,争创区域精品。健全后创城时代常态化精细化工作机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防脏乱差的现象反弹。做精做优“全民掸尘”特色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四)持续加码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织细织密社会保障网,加强对孤寡老人、孤困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关爱保护,通过政策覆盖、资金保障、对位执行,兜牢民生底线。构建幸福养老体系,加强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持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推动均衡补短和高质量供给协同发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五)高水平建设平安城东。 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机制。积极探索城东区域善治模式,结合基层治理四平台等载体,形成条块贯通,执行有力,运转通畅的智慧治理格局。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基层执法效能。畅通“代表监督”“委员协商”“居(村)民议事”等渠道,健全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联动机制,凝聚社会治理整体合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深化组织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对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社会团体等的领导,深化覆盖面和实效性。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驰而不息整肃作风,深化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坚决整治查处漠视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问题。 (七)全力抓好巡察整改工作。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强化组织措施,严肃整改纪律,坚持扭住最关键最要害问题,严密班子成员督办领办、定期会商通报等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全覆盖、整改问题不反弹。注重常态长效,既抓具体举措,又挖思想根源,有效破解工作中的积累性、普遍性问题,形成一批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机制。及时将整改中的经验做法提炼并上升为制度规范,通过建章立制将整改措施制度化、长效化。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