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20026378223/2024-0054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马岙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4-01-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
2022年马岙街道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统领工作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密团结、求真务实,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在抢抓机遇中争取主动,在补齐短板中拓展空间,为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最大增量、最强动能,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共同富裕马岙新局面。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善治水平 一是党建品牌建设持续强化。以舟山乡村善治学堂为核心,聚力发挥辖区内特色党支部、志愿团队、红领乡贤等力量优势,全域推行“锋行白马”党建联建,在推进“两个先行”中持续擦亮“红领先锋、善治马岙”党建品牌。二是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进一步升级“智慧马岙——云方舟”党建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智治”,获得了省、市、区领导的肯定。推进“网格微党建”,党员统一入格、包干联户。构建网格联亲“131”管理机制,推行“共富工坊”建设,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三是深入推进基层储备人才培养工作。迭代升级党建引领善治“三培养”,号召年轻干部积极参与甬舟高铁等重大项目政策处理工作;启动“稻田守望”计划,由班子领导带领年轻干部共同开展助企活动;持续发挥省级兴村(治社)名师林嵩工作室头雁效应,提高村干部管村治村能力;围绕“五旅”产业开发和临港重点产业发展,集结布置青年人才梯队。 (二)深化招商引资,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截止9月底,街道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17.1%;共引资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市外企业11家,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318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6.6%。坚持“项目为王”,重点工作进展顺利。森森集团智能化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桩基工程于9月7日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进一步建设;扎实推进和泓集团可降解新材料制造一期项目政策处理工作,成立和泓新材料项目政策处理组和工作专班;制订一企业一方案,通过分类施策,规范提升企业亩均效益,目前已完成18家低效企业整治。二是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马岙街道马岙村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完成省级验收,并成功入选2022年“浙江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绿色农田建设试点项目亟待开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品牌农业、景观农业,持续丰富千年马岙农副产品系列,线上线下扩大农产品展销渠道,丰富农业全产业链。三是乡村产业培育速度提升。做好“海上河姆渡”农旅休闲综合体项目方案设计,加快培育三产业态,以大风车骑行营地(田园综合体)、善治学堂等研学项目为主链条,加强与高等院校联系合作,构建起集“生态体验、素拓团建、亲子游乐、善治研讨”等于一体的学旅体系。推进乡村品牌打造,建设千年马岙旗舰店,把“记得住的乡愁”变成“带得走的乡愁”。 (三)聚焦保障安居,聚力为民服务 一是重点加快美丽城镇建设。有序推进马岙农居小区项目、马岙大小蚶涂塘提标加固、甬舟高铁政策处理等民生实事项目,兴北小区外立面维修工程步入尾声。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推进辖区内节地生态墓地建设管理。二是全力保障民生事业稳定。常态做好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积极筹备无疫村创建工作,已进入市级核验阶段。健全保障体系,持续做好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民政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成立“润和残疾人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交由第三方华康颐养园正式运营。三是深入做好公共安全保障。全力做好除险保安工作,护航党的二十大。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居民消防安全、企业生产安全等日常监管,深化平安建设,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加大推广“国家反诈”APP、微信、抖音等力度,全面提升辖区村民及流动人口的反诈意识和防骗意识,捂好村民钱袋子。四是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探索文化社会化运营模式,完成六个村15分钟品质文化圈的打造,扩大公益性群众文化品牌受益范围。积极培育乡村网红,传递马岙“好声音”。进一步推广“一把扫帚大家扫”本土品牌,全年贯彻“掸尘”活动主题,让文明之花在马岙绽放。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街道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带领广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立足街道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未来乡村建设、“海上河姆渡”农旅休闲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综合实力更强、发展活力更足、民生改善更优的“幸福马岙”。 (一)抓战略引领,为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抓好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员学习主题系列活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二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加强村企结对“共富工坊”建设,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创富、带动共富“三带行动”。继续丰富“舟山乡村善治学堂”等党建阵地内涵,细分延伸治理触角,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共富新活力。三是数字赋能社会发展。畅通指挥体系,打造“街道小脑”和“村社微脑”两级智慧治理平台,以“云方舟——智慧马岙”为载体,继续推广“网格微连心”“善自分”等数字化微端,推动村民主体意识提升,做精小微治理文章,助力马岙经济社会发展。 (二)抓产业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一是推动重大项目发展。持续跟进森森集团智能化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和泓集团可降解新材料制造一期项目等,做好陕西聚泰新材料项目落地相关工作。加快推动未来研学实践基地、“海上河姆渡”农旅休闲综合体等项目建设,通过资源整合,联动周边村庄,构建以“生态、文化、农事”研学为核心的大研学产业体系。二是着眼招商引资工作。深入推进世创水产破产重整,促成深圳盐田港集团来马洽谈收购世创投资冷链项目事宜。加快盘活华达毛纺织厂原有闲置厂房,引进宁波弘生毯业有限公司入驻,为老旧厂区赋活新生命。三是做好“育种墩苗”文章。对外招引人才,出台人才优待政策,继续打造并完善“人才之家”,做好人才全方位服务,改善人才发展综合环境。持续开展“稻田守望”计划,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帮助企业招商引资、招商引才,助力企业发展。 (三)抓社会治理,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一是持续优化美丽乡村。重点落实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农居小区项目建设和北海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发村集体资产附加价值,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二是持续做好民生工程。推进智慧化养老服务,启动智能化80岁以上独居老人关爱计划,提高街道老年人生活质量。积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爱国卫生运动,重点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对“最多跑一次”“三为服务”的宣传力度,全力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持续推动文明建设。继续按照省政府要求完成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建设,加快省级文化强镇申报,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基于已有的文明成果,继续推动“一把扫帚大家扫”本土品牌全域化,发挥志愿团队力量,助力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