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定海区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8 09:54

【字体:

访问次数:

上半年,定海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进中提质

初步核算,上半年,定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49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全省平均2.5、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8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206.29亿元,同比增长6.2%。

(一)从产业运行看,生产供给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渔业拉动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7亿元,同比增长7.8%。农业、渔业分别增长9.5%、11.2%,牧业下降9.9%。水产品产量是拉动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全区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0.82万吨,同比增长10.4%,其中,远洋渔业产量10.42万吨,占全部水产品产量比重为96.4%,同比增长11.0%。

2.工业生产增势明显,重点行业支撑有力。上半年,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0.89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3.57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较一季度提高13.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贡献突出。石油化工业恢复性高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47.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6.7个百分点,主要是上年4、5月中海油对设备进行50天大检修,基数较低。船舶修造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同比增长21.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4.5个百分点,主要是造船市场周期性回暖,长宏国际、太平洋海工造船产值均成倍增长。采矿业实现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34.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0个百分点,主要是交投矿业等采矿企业在杭州、上海市场拓展情况良好,新增生产线产能得到有序释放。新动能引领作用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1%。

3.服务业持续回升。1-5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1.37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比1-3月加快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0大门类行业“7升3降”。受“五一”假期出行订单释放影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0%、21.1%。占全区营业收入一半比重的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是影响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的主要因素。

(二)从需求拉动看,有效需求恢复向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1.固定资产投资略有放缓,制造业投资拉动显著。上半年,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82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5.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6%。制造业投资拉动显著,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9.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18.3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个百分点,是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房地产市场一升一降,房地产开发投资23.56亿元,同比下降12.2%,商品房销售面积14.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0%。

2.消费市场加快回暖,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在各项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和“五一”假期消费的双重带动下,消费品市场延续较快恢复势头。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97亿元,同比增长9.0%,比一季度回升7.8个百分点。网络零售持续向好发展,上半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2.63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限上平均增速23.2个百分点。从限上主要商品类别看:汽车消费回暖明显,在市区两级汽车促销活动的带动下,上半年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3个百分点,其中5月、6月当月全区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9%、15.3%;基本生活消费稳步增长,全区实现限上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6.4%、69.3%;医药零售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区限上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9%。

3.外向型经济运行平稳,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1-5月,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76.17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进口总额754.52亿元,同比增长20.0%,出口总额121.64亿元,同比下降12.3%。从主要出口产品看,油价下跌导致油品出口同比下降28.1%,是影响我区出口的主要因素,拉低全区出口增速19.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27.59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船舶出口19.91亿元,同比增长33.9%;水产品出口5.84亿元,同比增长7.6%。上半年,全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262万美元,同比增长6.6倍,其中制造业外资2813万美元,占比53.5%。

(三)从发展质效看,财政金融保持稳健,民生保障持续加力

1.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稳健运行。上半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73.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49.3%。其中,税收收入15.88亿元,同比增长69.0%,税收占比70.5%,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7亿元,同比增长35.4%。6月末,市级及定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4971.92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存款余额2293.33亿元,同比增长12.9%,贷款余额2678.59亿元,同比增长9.5%。

2.居民收入增长较好,就业形势稳定。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92元,同比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57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4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与上年持平。截至6月末,养老保险参保率9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期末参保人数34831人。

(四)从发展基础看,交通运输加快畅通,要素保障助力经济向好

1.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上半年,全区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991.74万吨,同比增长4.9%,从主要货种看,煤炭类同比增长35.3%,石油及天然气同比增长10.8%,金属矿石同比增长5.7%,矿建材料同比下降9.7%。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实现127.58万标箱,同比增长47.0%。主要是金塘大浦口新增航线、科学调配泊位资源、合理规划进截箱时间等组合发力,带动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增加。

2.市场主体稳步增加。全区市场主体平稳增长,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得到有效激发。截至6月,全区在册市场主体37712户,同比增长4.38%,其中,在册企业9834家,与上年持平;在册个体工商户27711户,同比增长6.07%。上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315户,其中新登记企业562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752户。

3.工业用电量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13.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7%;实现工业用电量7.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

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一)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对经济支撑有力

亿元以上企业日益壮大。上半年,1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达亿元以上3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产值同比增长27.4%,增幅高于规上工业产值5.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区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限上批发零售企业174家,实现销售额1176.6亿元,同比增长16.5%,拉动限上批零增长7.5个百分点。大项目投入量增质提。上半年,区本级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04个,同比增加7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31.9%,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26.3%。

(二)新兴动能增势强劲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7.66亿元,同比增长3.5倍,增速远远快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17.38亿元,同比增长3.8倍。高新技术制造业支撑较强。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57亿元,同比增长36.6%,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4.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引领增长。1-5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23.30亿元,同比增长44.5%,高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0.6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

三、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部分指标基数偏低一定程度上拉高今年的增幅,随着后期基数的逐月提升,稳增长任务将更加艰巨。

(一)工业生产后续保持高速增长压力较大

一是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反映市场需求疲弱。自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回落且降幅不断扩大,企业预期继续走弱。二是行业内部贡献不均衡。石油化工业、船舶修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50%,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达88.6%,对规上工业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在下半年同期基数逐月走高后,难以保持高增速来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

(二)部分重点服务业行业增势偏低

交通运输业恢复乏力。1-5月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低于规上服务业平均水平。其中水上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6.2%、34.9%、3.8%。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不足。1-5月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0.9%、2.8%。

(三)企业盈利面临较大压力

主要受市场需求仍然偏弱、营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4亿元,同比下降41.2%,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1.8%,低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其中,产值增长较好的船舶修造业和石油化工业利润率下降幅度居前,1-5月利润率仅分别为-1.6%、2.3%,同比下降2.7、4.0个百分点。

(四)后续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一是部分投资领域短板仍较突出。全区服务业投资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2%。二是部分领域消费需求不足。房地产复苏乏力导致居住类相关消费依然疲弱,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五金和电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2.0%、12.4%。居民转型升级类消费品消费意愿下降,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70.8%、17.7%。三是新增“四上单位”数量不足。上半年,全区新增“四上单位”16家,同比减少16家。分行业门类看,规上工业企业6家,资质建筑业4家,限上商贸企业6家。新增投资项目77个,同比减少12个。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也要看到,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结构性、周期性问题交织,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在增多。下阶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力以赴巩固经济稳进向好的势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