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街道三措并举,社会救助显成效 |
|||
信息来源: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办) | |||
近年来,小沙街道坚持“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在发现、救助、管理三个动作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困难主动发现,救助及时高效”的社会救助方式,努力打造小沙特色的社会救助新体系。 一、“政策找人”,让救助更及时。以日常走访排摸为抓手,及时了解、掌握辖区群众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急难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上半年,走访排摸810人次,发现潜在特困对象185人。聚焦救助系统中的“高额医疗支出预警”对象,主动告知救助政策及申请所需材料,从“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让救助更及时。上半年,排摸高额医疗支出预警对象22人,筛选后入户核实10人,纳入救助3户,涉及救助金额2.4万元。 二、靶向多元,让救助更高效。针对困难群众的不同救助需求,小沙街道细分救助对象类别,实行“一人一策”的靶向救助机制,实现救助精准高效。同时,针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困难群众,街道还积极链接企业提供多元化救助模式,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上半年,新增低保救助12户19人,低边救助2户5人,特困救助1户1人,大病救助1户1人,临时救助15户26人,救助金额11.8万。 三、规范管理,让救助更阳光。小沙街道对救助对象建档立卡,坚持“一户一档”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低保、低边、特困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采取“月摸排、季探访,年复核”工作方式,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做到“应救尽救,应退尽退”。同时,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制度,每月将救助对象姓名、救助类型、发放金额等基本信息公示,每季度将在册低保、低边对象姓名、发放金额等基本信息公示,确保救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