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 接续奋斗 续写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绚丽华章 |
|||
发布日期:2021-12-27 信息来源:区发改局 | |||
达州市宣汉县是四川省劳务输出大县,省外务工就业约32.3万人,由此导致县内留守儿童数量达2.75万人,部分留守儿童的祖辈或过世或因年事已高无力照顾他们,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问题解决迫在眉睫。今年,定海驻宣汉工作组联合宣汉县关工委、人社局等部门在部分农村学校开展“关爱明天”行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援助儿童健康成长,收到宣汉全县上下的高度赞誉。四川省原省长、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批示“经验很好,应突出‘八大关爱’,摘要简报。”相关做法、效果和经验被四川农村日报、达州日报、人民网、央广网、川观新闻等全国多家知名媒体详细报道。 一是聚焦留守儿童,共建周末假日寄宿点。试点创建“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30万余元,为三河学校、宏文校、新红中心校、龙泉学校4所试点学校添置留守儿童之家办公和学生座椅、翻新生活及学习娱乐设施,设置心理辅导室、家长视频交流室等功能用房,健全入学申报、安全管理等6项管理制度,实施师生结对、困难帮扶等8大关爱行动,目前共吸引学生193名,试点学校生源总数回升8.93%。同时设立童伴妈妈、厨师及安保人员公益性岗位,每校配备1—2名心理辅导老师,发动70余名辅导陪伴教师按每周末2—4人轮流到岗,开发作业辅导、社会实践、品德教育等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定期分享学生辅导课程安排计划和学生活动照片,实现学生技能、素质双提升和家长、学校双放心。 二是聚焦困境儿童,共圆寒门学子求学梦。积极争取东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援助力量,共同助推困难家庭学子成才,阻断困难家庭代际传递。目前共有65名贫困家庭学生纳入“一对一结对帮扶”资助对象,资助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给予小学阶段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初中阶段每人每年1800元,高中、大学阶段每人每年3600元。定海区“金秋助学”活动共救助220多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帮助解决他们入学难问题,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海亮“贫困英才少年”培养工程已招募9名宣汉贫困优秀学子进入海亮教育园免费就读,提供前往东部受教机会。 三是聚焦结对帮扶,共谋教育发展新动力。积极联络浙江和海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基金”协会,先后捐建石铁乡白果村希望小学和宣汉县黄金镇光沿村小,持续支援农村教育发展、助力山乡孩子“圆梦”。发动定海区各学校举行“一缕墨香·微光亦亮”爱心图书捐赠活动,共捐赠7000余册书籍,助力宣汉学校建立随看随取、流动共享的“小小图书馆”,营造书香飘逸的阅读环境,在定宣两地青少年间架起美好情谊的“连心桥”。同时定宣东西部协作还采取教师人才交流、学校结对帮扶、名师宣汉行等方式,今年先后援派5名优秀教师支教宣汉,促成定海区7个中小学与宣汉县5个中小学签订结对协议,形成两地常态化深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推进宣汉县扶智、扶志工程迸发新生动力。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