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司法局“三劲发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
|||
发布日期:2020-07-02 信息来源:区司法局 | |||
定海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夯实民主法治基础练“刚劲”,提升社会治理“内生力”。一是健全群众自治、社会服务新机制,建立完善以村社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村(居)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居)民自治组织体系。二是全面推行“民主决策五步法”,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实行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议事会等制度,有效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同时完善村社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交叉审计制度,深化村务公开。三是推行“先党内再党外”的决策程序,以民主决策五步法为基础,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制度,实施农渔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城市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和农渔村社区“三务”公开信息平台。目前,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率、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制订完成率均达到100%全覆盖。 二、凝聚乡贤组织力量练“柔劲”,提升社会治理“融合力”。一是系统筑造新时代乡贤工作的组织基础,以村级层面实现全覆盖为目标,以乡贤恳谈会、乡贤联谊会等形式,引导新乡贤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持续为村(社区)自治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营造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二是着力打造新乡贤“海上枫桥”工作室,挑选有威望、有能力的新乡贤船老大担任“老娘舅”,构建以本土乡贤为依托、以法治为引领、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实现“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为新乡贤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样板。三是统筹推进新乡贤组织访调对接,建立了社区、信访和新乡贤共同组成的“乡贤代办”新工作机制,变被动为主动,把工作做在群众开口前,变无序为有序,把工作做在群众信访前,落实群众“最多跑一次”。 三、贴近基层服务需求练“寸劲”,提升社会治理“保障力”。一是搭建海陆联动调处桥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以全市首个港内“海上的士”调解工作室为标杆,全面提升“海陆联动”人民调解品牌效应,在船只较多、纠纷较密的区域设立“人民调解示范船”,通过标准化管理、多元化调解、智能化防控等方法,实现对海上矛盾纠纷隐患的实时监控、快速调解。二是联合执法破除隐患顽疾。协同安监、交通、海事、港航、公安边防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辖区内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并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和综合指挥室,明确合理分工各种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建立起合理的分流机制和有效衔接机制,强化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化解功能,实现对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的全局性统筹处置。三是深化辖区安全防范工作,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有针对性地开展因疫情引起的医患纠纷、劳资纠纷、消费纠纷、因交通管制引起的误工误点纠纷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关切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自疫情发生以来,已集中开展排查374次,涉及30000余人,确保基层态势稳定。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