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0-03-19 16:08:10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2019年是定海“十三五”教育规划推进的关键之年。全区教育系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各级教育大会部署为指导,以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抓党建促发展、抓实事增供给、抓质量强实力、抓管理促提升,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上项目添动能,民生实事推进卓有成效

1.探索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指导舟嵊小学与沥港中心小学、舟山小学与小沙中心小学签订了结对学校帮扶协议,开展了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网络研修等75次,参与师生3219人次,学校网络空间上传资料143份,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

2.稳步实施公益性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实施“三段制”时间划分,提供了拓展活动、自习阅读、看护监管等丰富服务,服务时间为放学后至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每周不少于四次,为放学后接送确实有困难的家长解忧,全区有刚需的17所小学2787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16.7%。

3.全力推进教育布局规划落地。制定了《定海区2018—2022年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启用了定海小学教育集团海滨校区,推进了定海六中、原石礁中学等建设项目进度,实质性启动了城北小学和檀枫小学教育集团檀枫校区二期提升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力增强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二、增投入提效益,教育发展保障紧跟形势

1.教育创建精准化。起草了《定海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着力推动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的创建工作,完成了方案制定和摸底自查;指导东海中学、育才学校积极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工作,争取区标准化学校比例超95%。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市级美丽学校优秀率达73.3%。

2.教育投入高效化。坚持教育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建立了学校(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分别提高至1000元、1065元。修订了教育工程管理6项制度,依托项目管理库建设实行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依托教育会计服务中心实施学校财务集中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经费的规范高效使用。

3.校园建设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支撑,完成了教育城域网万兆升级、8所学校的初中英语考试人机对话标准试场建设以及定海小学教育集团的桌面云建设,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0%;启动了定海六中智慧校园试点工作,并指导定海七中等4所学校开展了“智慧教学PAD班”“美术智慧教室”等智慧课堂实践探索。

三、瞄靶心准发力,教育办学品质稳中求进。

1.农村初中布局初具雏形。顺利完成了农村小规模初中整合年度工作,岑港、小沙、马岙、干览四校的148名六年级毕业生到定海六中和白泉初中就读,60名随迁子女根据量化入学积分安排至小沙中学和白泉初中北蝉校区就读,逐步在定海农村形成了定海六中、白泉初中、金塘中学三大初中的规模布局。

2.集团化办学模式更为规范。经多方论证撤销了原定海二中教育集团,各校区分别更名为定海二中、定海三中和定海七中;不断完善定海小学教育集团运行模式,昌东、海滨两校区办学质量均有显著提升,家长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新组建成立了檀枫小学教育集团,区域内教育发展更为优质均衡。

3.中小学教育质量聚力争先。深化实施《定海区中小学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学科基地建设,全面启用了SDT(协同合作数字研修)平台,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评选表彰了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学校10所、教学质量进步学校5所、首批优秀学科基地9个,形成了系统上下齐心协力抓质量的浓厚氛围。

四、强师能正师风,教师队伍建设提档升级

1.打造招引人才高地。采用高校招聘、批次招聘等方式补充新鲜血液,录用了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51名;通过定向培养方式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委托杭州师范大学培养紧缺学科教师10名;通过“先试用后入编”、幼儿园自主招聘顶编专任教师的形式,有力补充了教育一线力量。

2.完善培养管理机制。起草了《定海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新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特级教师”梯队培养模式,评选了新一轮区名校长名教师50名、区级骨干教师261名,选拔储备了局管优秀年轻干部58名。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奖惩并举,引导教师立德修身提能,评选表彰了区农村优秀教师19名、区优秀班主任20名、市区各类先进教师78名,推出“不忘初心、匠心教育”人物专题报道15篇,系统内模范典型宣传8期,掀起了向全国模范教师陈雪霞学习的热潮。开展了在职教师违规有偿家教专项整治行动,对5名违规家教教师依情节严重作出当年度考核不合格、降低岗位职务等级、调整工作岗位等处理,释放越往后执行越严厉的强烈信号。

五、抓改革重规范,教育综合管理温暖有力

1.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15项联办项目已实现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中台系统三端对接,23项事项已完成办事指南、流程图和事项登记表单。初步完成了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数字化招生报名系统开发,并通过建立入学信息预警机制、举行招生新闻发布会等途径,进一步深化 “阳光招生”。

2.持续完善校园管理体系。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并开展了区级贯彻实施情况研判,有力提高了学校治理能力水平。建立了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申报与监管制度,通过了“道德模范进校园”“学生用眼行为干预”等区级进校园活动5项,有力营造了集中精力办教育的生态环境。开展了对全区民办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23家次,常态化执法148家次,促其在规范办学中提升质量。

3.发挥教育助力创城作用。以城区17所中小学、17所幼儿园和22家校外培训机构为重点,落实日常的“区域管家制”和测评的“点位责任制”,基本实现了“学校与周边不失分,家长全知晓高支持”的创城目标,全区市级文明校园创建率达80%。持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新增了5A级平安校园10所。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