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一百”演绎岛城现代商贸史

发布时间:2019-06-19 14:26

【字体:

访问次数:

商以城在,城以商兴。说起舟山市第一百货商店,相信舟山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从上世纪50年代的国营商店,到后来成长为舟山本岛大型百货的“领头羊”,“舟山一百”伴随了一代又一代舟山人的成长,不仅是舟山本土商贸品牌的骄傲,也浓缩了岛城近70年的商贸史。

百货风靡岛城

上世纪50年代,定海掀起公私合营热潮,丰泰隆、锦泰隆等老字号商铺相继合并,成立了中国百货定海县支公司,并租借丰泰隆布店一楼百余平方米的场地,开起了舟山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成为当时舟山物资调配唯一的供应单位。

1956年,16岁的周荷云进入商场工作,成为一名营业员。“我刚开始在钟表部做柜员,上海牌手表、西湖牌闹钟、梅花牌手表等都是当时的紧俏货,但都要凭票供应,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周荷云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周边乡镇供销社里商品品种少,一到周末,商场里人头攒动,农村或是小岛上的人纷纷涌入这里,一台缝纫机、一个搪瓷盆、一个热水瓶,或是一双保暖鞋都要抢着买,生怕来晚了就没了。

上世纪70年代,“舟山一百”搬迁至定海人民路,即现在“舟山一百”对面,商铺面积扩大了6倍,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周荷云因业务能力出色,升任公司业务部经理,负责到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地寻找、采购新式商品。“当时去的最多的就是上海,看看上海的商场里在卖什么,然后我们再去各地找厂家与他们谈合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小小岛城开始紧跟大城市的步伐,牛仔服,双鹿牌、益友牌冰箱等进入普通百姓家。

商贸领头羊“独领风骚”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舟山一百”也随之扩容升级,搬迁至现在的定海人民中路29号,扩展为6层高楼,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并于1996年1月28日重装开业。

“当时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人民路两边围满了人,公司还派出不少员工来维持秩序。”回忆开业当天的情景,时任舟山市第一百货商店业务部负责人的谢振国仍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应邀参加的上海、杭州等地商场、厂家代表看到此景后,纷纷改变舟山是个“乡下地”的看法,主动提出合作。

随着商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的品种、品牌也随之丰富,仅文化用品就从原先的1000余种扩展到了5000余种。商场管理上,也从手写报表发展到电子化管理,工作人员只要通过电脑查询,就可了解各柜组当天的销售情况,及时获知商品库存。“购物在一百,一百个放心”成为当时舟山民众耳熟能详的宣传语。

2007年,浙江凯虹集团有限公司收购“舟山一百”,对商场内部和外立面再次进行大规模调整,商场形象更加现代化。同时提升商场品牌定位,引进数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场销售业绩也突飞猛进。2007年,商场年销售额突破1.7亿元;2008年,商场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2013年,商场年销售额突破4.5亿元。在此期间,“舟山一百”坪效大幅度提升,多次跻身浙江百货前列,多家品牌销售进入品牌浙江省销售前三,多家店铺成为全国TOP100店铺,“舟山一百”成为舟山名副其实的商贸巨头。与此同时,依托其超高的人气,定海人民路一带商圈日益成熟,东大街、西大街成为岛城居民热衷的逛街购物地,商业气息日渐浓郁。

加快业态创新欲焕新生

“转型升级,是当前整个百货行业都面临的情况,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就一定会被时代淘汰。”2019年,中国百货零售业进入又一轮新旧交替的开启之年,新常态和市场竞争因素影响下的市场形势依旧严峻,百货业态普遍面临压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也给实体店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舟山市第一百货商店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应湖看来,在“新零售”时代下拓展百货业变革的新视野,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百货行业的共识。

袁应湖说,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百货或从尝试融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走向全渠道的整合与变革;或从以往纯百货的经营模式,走向稳健务实的转型升级。要让“舟山一百”焕发生机,必须要明确转型升级方向,“舟山一百”的方向是注重价格和品牌优势的奥特莱斯商业模式。目前,“舟山一百城市奥莱”项目的招商计划已经启动,部分运动、童装品牌等奥特莱斯标杆性店铺已确定入驻。同时,商场的停车场基建也在建设中,计划打造一座有60余个车位的立体停车场,商场大楼也将重新设计规划,改造一新后的“舟山一百”将更加时尚,更具时代气息。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