岙里上屋祠堂与皇帝御赐牌匾

发布时间:2017-07-14 09:59

【字体:

访问次数:

  小展社区蝉南(原名岙里)全村姓余,明洪武年间迁舟山时到大陆。万历年间(约450余年前)余姓“顺”字辈祖宗从会稽郡(现绍兴余姚一带)返回定居,后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大房和二房分居到樟树湾、西田舍等地(即原东峰村、小展村),小房随父仍在岙里居住。岙里又分为上屋与下屋,上文宗祠建于400余年前,原三间祠堂比较低小,后经几次重修,规模仍旧不大。最后一次(距今约110余年前),当时因族中有钱,重新规划拆建,形成现在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又进行数次维修。现祠堂保存完好,外观粉墙青瓦,高大恢宏,内朱漆画屏,精雕细刻,飞禽、走兽、人物均雕刻得栩栩如生,为名副其实的清代建筑。

  祠堂内悬挂着前清皇帝御赐的四道牌匾,其中一道直督牌匾,上书圣旨、钦旌,并盖有皇帝御印。另三道横匾亦均有圣旨等字样及御印。

一道上书《世德重伦》匾,系前清康熙甲午年中秋月(即公元1714年8月)由岙里余姓同宗族人在朝为官,官拜内阁中书(相当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其族人黄杲、黄昌、宇晨、宙志、洪文等数人委托中宪大夫宁波知府李肃为赠于余氏第四代族兄余元瑞八十岁寿辰之寿匾。

据传,岙里余姓族人移居北京,住北京紫石桥紫石街,后代有人在朝做官,官至内阁中书。小展余姓行辈(俗称辈分),顺应甫、元、召、思、正、德、成,时相传为孙举人所编。移居北京的余姓族人因行辈失传,以古时教科书《千字文》作行辈,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黄”字辈同“元”字辈正好同属第四代。直督牌匾《钦旌》与另两道横匾《八葉衍祥》、《瑞世耆洪》为嘉庆二十三年清和月《即1818年4月》时皇帝所御赐,这年岙里第六代余思擎公九十二岁,五世同堂,其堂弟余弘道八十九岁,有在朝当大官的余思擎公族弟向嘉庆帝奏称此事,经查对生辰八字,余思擎公正好与嘉庆帝之父乾隆帝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所生,为此嘉庆帝特御赐三道牌匾,以示褒奖,其中直督牌匾有“见匾如见皇帝本人”的威仪。相传此牌匾由宁波府台老爷乘官船从海头上岸,一路鸣锣开道、炮铳连天、震耳欲聋、旌旗蔽日,护送至小展岙里昌门口,岙里人在此地建石牌坊,将牌匾悬挂在上。凡过往行人及各级文武官员均须三叩九拜行见皇帝礼,因而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岙里人以此为荣耀,难免趾高气敖,欺负外人,外地过往行人面对如此威严、繁琐的宫廷礼仪及傲慢的岙里人,也都心存不满,口有怨言,为避免积怨过多,同时为方便行走,后将此直督牌匾移位到上屋祠堂正大门上悬挂。

原址牌坊拆除,现牌坊的石门槛尚在,可做佐证。可惜的是,皇帝御赐牌匾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被作为“四旧”毁于一旦,只剩下康熙时所赠横匾《世德重伦》在取下后被原大队做办公室门而躲过一劫,修祠堂时重新悬挂在正中堂上,除此为原物外,今天我们如到小展社区蝉南的上祠堂观光能看到的其余仅为复制品,实为遗憾。值得庆幸的是,上祠堂和相距不远的下祠堂(下文宗祠),前几年双双被列为定海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人们如有兴趣可来一睹其清代的建筑风格和御赐牌匾的风采。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舟山市定海区北蝉乡汇编》


信息来源:区新闻中心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