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财神殿传说

发布时间:2017-07-14 09:52

【字体:

访问次数:

  弄堂岭横贯财神山,东首为北蝉乡,西接皋泄万寿寺界,是一条北蝉和皋泄的分水岭。界址西首岭下500米有一龙潭。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由北蝉、皋泄、洞岙、白泉四乡民众在弄堂乌空里财神山下建了一座财神殿。时占地仅150平方米左右,殿屋两间,四周有围墙。殿中塑有财神泥像。这些村民为什么要在这个荒山野岭、四周无人的地方建财神堂?这里有一种说法:据传,《封神榜》中的云中子、善灯道人两神仙曾云游到弄堂岭点灯湾山顶,坐于山顶饮酒论道。一看,认为此山确实是个好地方,可供后人安居乐业。由于有了两位仙人点化,弄堂岭上的财神山便沾了灵气,成了仙山,而建立的财神殿由于恰逢其地,便也灵验异常。

  民国三年(1914年),传说洞岙乡茨湾里有一乡民名叫孔小娘,以做行贩(贩鱼)为业,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就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一日去钓山进鱼货,自毛竹山途经弄堂岭,发现山脚岭边的这座财神殿,忙进殿朝拜,默默地向菩萨祈祷:祈祷菩萨保佑,愿财神助我!我若今后果真发了大财,定重修殿宇,重添菩萨金像。

  数年后,孔小娘果真发了财,得田地百亩,作坊、酒坊、南货店一应俱全,生意兴隆,又得庄书一部,人称“东乡首富”。

  这一年岁末,天气格外的冷,孔小娘刚谢年后要吃年夜饭,突然天下起夹雪雨,此时只听有人在他墙门外高喊:“买颜色粉喽!”孔小娘的妻子觉得年三十夜这么晚了还有人做买卖,感到奇怪,她开门出去一看,只见一位须发全白的老翁挑着一个担子,如此大雨,老翁没穿雨具,身上却没半点水珠,如此泥泞小道,裤脚裆内却没溅半点泥巴,很觉奇怪。因天色已晚,老翁请求在她家宿一晚,但遭孔小娘拒绝。孔小娘认为古人有句老话,叫“六十不走亲,七十不留宿”。这么大年纪的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老翁当即拉下脸,破门指责:“难道你忘了财神殿下许下的承诺吗?”说毕转身隐没在夜色中。孔小娘过后才如梦初醒,悔不该自己发迹后忘记了在菩萨面前许下的承诺,而老人早已不知去向。自此以后便终日惶惶不安。

  年关过后,他的独生儿子暴病,遂卒。自己又得了癔病,整天神志恍惚,花费巨资医治均无效。万般无奈之下,他妻子出资派人在神殿旁边重建殿屋一间,但为时已晚,几年后家道中落,潦倒疯癫,最后跌入护城河溺亡。

  弄堂财神殿虽殿宇简陋,地处偏僻,却是全市唯一的一座财神殿,历史悠久,殿宇独特。近年间,境内生活日益殷实的老板、信徒居士、各界民众逢年过节,不管路途偏僻,时来此殿朝拜。

 

                        定海新闻网《流传于乡间的灵异传说》


信息来源:区新闻中心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