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祚面奏皇帝的内幕

发布时间:2017-07-14 09:35

【字体:

访问次数:

  明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下令,昌国(今舟山)46岛居民遣徙内陆。王国祚为民请愿赴京面奏朱元璋,获准。乡人为答谢国祚,制“复翁”匾悬其堂。地方志为他列传。百余年后马岙名士陶恭作《复翁堂记》。从此,王国祚名声远扬。可是,王国祚是普通百姓,他是怎么面奏洪武帝的呢?本文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叙述其内幕。

“遣徙令”的背景

  舟山是国防要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始建翁山县,大历六年(771)因“袁暴作乱”废县。宋熙宁六年(1073)建昌国县。元代升为昌国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昌国县。洪武十一年调明州卫中右千户所守昌国。十三年改昌国千户所,隶明州卫。十七年置昌国卫,设螺烽、岑港、宝陀、岱山四巡检司。十八年调明州前千户所至昌国。这说明,昌国虽然由州降为县,但防务是在加强。可是,洪武十九年,朝廷突然下了“遣徙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是信国公汤和出的主意。其理由是“悬居海岛,易生寇盗”,必须“清野之策,而墟其地”。汤和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对昌国有私人成见。具体原因,要从十八年前的秀山事件说起。

  元朝末年,方国珍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驻昌国州十三年。1367年12月,方国珍在定海盘峙岛兵败,降朱元璋。可是,其部有许多人不肯投降,由其部将叶希戴、王子贤率领驻秀山岛,准备伺机反攻。次年,朱元璋称帝,改号为明朝洪武元年。授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的空衔。这实际上是调虎离山,把方国珍与其部下隔绝,这件事,方国珍和叶希戴、王子贤都感到不满。

  就在这个时候,当时为征南将军的汤和征闽还师,至秀山岛,名义上是暂住,实际上是探叶、王部的虚实。叶、王两人感到来者不善,就率所部出击,当场打死明军的两名指挥。汤和见势不妙,急忙率部逃离秀山岛。汤和是朱元璋手下有名的大将,他久经沙场、战功赫赫,想不到这次会在“阴沟里翻船”。这太丢人了,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恶气。他回京以后,强烈要求朝廷派兵镇压叶、王所部。洪武帝倒很沉着,说:“急事要缓办。”第二年才派吴桢率兵征秀山,杀叶、王两人,总算为汤和报了仇。

  洪武十八年,汤和60虚岁,他自请解兵权,告老还乡。可是不到半年,朱元璋又把他请来,命他“在沿海筑城设防,以防倭寇”。所谓沿海,昌国自然首当其冲。汤和到昌国以后,人们向他“白眼”,汤和心里很不爽快。其实人们“白眼”,不仅仅是对汤和。因为昌国改州为县以后,朝廷对昌国采取了封锁海面、裁废盐田等错误政策,百姓因失“渔盐之利”,生活发生困难,因此怨恨官吏,甚至骂朝廷、打官兵的事也时有发生。汤和见此情景,想起了洪武元年他在秀山岛的遭遇,认为“昌国人野蛮,不可教化”。他收集了种种“野蛮不轨”的事例,向朝廷提出了“遣徙令”的奏请。朝廷根据他的奏请,下了“遣徙令”。

王国祚为民请愿

  王国祚是昌国紫微岙狭门河岳嘴(今定海区双桥镇狭门村)人。祖籍山西太原。他是南宋末年秘书监丞王仰的五世孙。王仰是元军攻占临安(今杭州)时到昌国避难的,死后葬定海城北滕坑湾。王国祚读过几年书,以务农为业。他性格耿直、仗义勇为、乐于助人,为邻里所敬重。

  “遣徙令”下来以后,昌国人可惨了。俗话说:“金屋银屋,不如自有草窝。”谁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去寄人篱下,常言道“法不执众”。大家以为百姓都反对的事,朝廷可能不会继续坚持。许多人到小岛和深山冷岙去暂时避难。不料,官府越逼越紧,出现了“民逃兵逐”、“烧屋逼迁”的惨景。一时间,各岛各岙到处是呼天号地的哭叫声。此时此刻,王国祚心急如焚,他找朋友商量,朋友说:“穷不可斗富,民不可斗官,违抗朝廷命令是要杀头的。没有办法,只好听天由命。”国祚想,改州为县,增设卫所,是为了加强昌国的防务,遣徙是放弃昌国。看来这不是朝廷的本意。再说,洪武皇帝自己也是穷苦出身。穷人建个家不容易的,他怎么会忍心让昌国人背井离乡呢?越想越觉得这“遣徙令”有问题,他决心要赴京面奏皇帝。

面奏的史料记载

  光绪《定海厅志》附载:“按旧志遗事条载,有说云有内监王姓进香普陀,飓风漂舟,国祚迎归其家,款具甚厚,监往之,阴为左右。”朱绪曾否认这一说法。他说:“此说甚非。高皇帝时,内臣不得干预朝政,何能挠信国之柄。盖国祚声情激越得动英主也,岂貂王当之助哉。”

  《传奇皇帝朱元璋》一文说:“朱元璋为了推动反贪运动的深入,竟然搞‘大民主’,给予天下百姓对贪官造反的权利,允许百姓直接到京师告发贪官,甚至可以把贪官扭送京城。百姓有权闯入官府捉拿有劣迹的官员,如有胆敢阻挡者,则诛其全家。”(见2006年9月29日《中国档案报》)。照此说,王国祚此去无需他人引见。但他不是告贪官,似乎不在此例。

传说中的“护身符”

  相传,王国祚是皇帝义子的救命恩人,故有“护身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朱元璋有两个义子,一个叫李文忠,一个叫沐英。洪武十七年秋,李文忠得重病,沐英特地赶来探望,并为他到普陀山求观音菩萨保佑。不料,在横水洋遇飓风,随行人员全部丧命。沐英因年轻力壮又有武功,在海边挣扎,但已经被海水呛得半死不活。王国祚急忙把他救起,背到家里精心护理,几天后,沐英恢复了元气。他感激不尽,称国祚是他的“再生之父”、“大恩人”。但他一直不说自己的姓名和身份。直到离去的那天,沐英送给国祚两件东西:一块腰牌,一个折子,说:“救命之恩无以回报,这两件东西恩公留下,以后如有事,可拿它到皇宫来找我。”说罢,就行了个鞠躬礼离去了。国祚就把这两件东西藏在家里。这回碰到“内迁”的事,使他想起了这两件“护身符”,于是他就凭借这“护身符”到了京城。

面奏洪武皇帝

  沐英陪国祚去见洪武皇帝。行礼毕,沐英先奏,说:“皇上,这位是儿臣的救命恩人王国祚,他从昌国县来,有急事面奏。”皇帝一听,马上赐座,说:“你是朕的亲翁,有什么事,慢慢讲。”王国祚就讲了内迁的惨景,并力陈利害。说:“以往海盗不敢骚扰沿海内陆,是怕昌国人断其后路,如果昌国不住百姓,寇盗将胆大妄为。外海不靖,内贼必起,后患无穷。万岁爷呀,昌国土地肥沃,更有渔盐之利,人所向往。百姓在那里且耕且守,比国家派兵驻守要好得多。”沐英在一旁帮腔说:“昌国海域辽阔,是我大明之门户,不可弃。吾见昌国人尊圣贤、重文教,既勤劳勇敢又乐于助人。儿臣以为昌国居民内迁于国于民都不利。望皇上准奏。”洪武帝很爽快,当即就说:“昌国内迁的事到此为止,未迁的就不内迁了。”国祚和沐英齐称:“皇上英明,子民得福,谢主隆恩。”随即告退。

批札和复信

  洪武帝亲口答应“不再内迁”以后,王国祚日夜兼程,赶回了昌国。他举双手欢呼,“皇帝答应不内迁了”、“皇帝英明”、“皇帝万岁!”一时间围拢了许多人。国祚就把面奏皇帝的过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可是官吏们不信,说:“县衙没有见到上司的文书,这是王国祚造谣惑众。”国祚说:“你们不相信,可以去问皇帝。”官府就把国祚押送应天府。沐英见国祚重返,并受地方官吏的欺辱,非常恼火,他亲自备饭安慰国祚,说:“恩公慢用,我到宫里去一去就来。”过了约一个时辰,沐英带来了皇帝的批札和复信。批札的大意是:“昌国居民不再内迁。授王国祚五品官衔。”复信是给国祚的,信封上写“复翁”二字,其内容曰:“看得尔处有好田地,许尔辈搭屋居住,看守犁耙。有盗贼来,自备刀枪,杀了来说。”就此,昌国富都乡的8805人被留下了。可能是因为人口太少的缘故,次年废县,称昌国乡,隶定海(今镇海)县,为奇零籍。

复翁堂与复翁先生

  因王国祚赴京面奏皇帝,官府把他在紫微(今双桥镇)的住房烧掉了。这回告状获准,并封了五品官衔,官府只好向他道歉认赔。因为小沙庙桥头是国祚赴京起程的地方,有纪念意义,官方就在那里造了三门平房作赔。国祚进住新屋的那天,有百余人来庆贺,并送“复翁”匾悬其堂,称国祚为“复翁先生”。

  关于“复翁”二字的来历,陶恭在《复翁堂记》中说“复翁颜之余堂,取复翁州之地之义”。陶恭此说,是根据王国祚第四代后人的叙述,非历史记载。后来,光绪《定海厅志》沿用,说:“复翁之事乃定,翁州人感此德、颜有堂曰复翁,称之曰复翁先生。”其实,王国祚是为“遣徙”的事赴京告状的,而昌国县是他告状的第二年被废的。如果他超前知道要废县,复,只能复昌国,不可能复翁州。

  “复翁”的本意是因为王国祚是沐英的救命恩人,而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按民间的老规矩,朱元璋和王国祚理当互称亲翁。朱元璋在给王国祚的复信上书有“复翁”二字,这是“答复亲翁”的意思。当时乡邻们以为皇帝用“复翁”二字,意义重大,故制作“复翁”的匾额,并称国祚为“复翁先生”。这是很自然的。

复翁堂是纪念王国祚的,后来成了王氏祖堂。清初,大内迁时被毁。1688年建定海县后重建。1984年被列为舟山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小沙》


信息来源:区新闻中心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