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岙“三陶”

发布时间:2017-07-14 09:29

【字体:

访问次数:

  定海马岙平石岭陶家,在明清时期是人所景仰的名门望族。清宜统二年(1910),马岙曾更名为景陶乡,直至1961年才复称马岙。

  陶家之所以如此受人景仰,是因为出了几个高风亮节的人物,被列为乡贤,是乡民们学习的榜样,有“马岙三陶”之称。

  陶回孙(约1229-1276),字元愈,号介溪。南宋咸淳元年(1265)选试及第,授芙蓉洲文学。四年(1268)中进士,初任平江府尹(副职)。未几,由临安(今杭州)尹。德佑元年(1275)元军东下,直逼临安,文天祥、张世杰等联名上书,请三宫入海暂避,自与元军背城一战。谁知宰相陈宜中贪生怕死,遗监察御史杨应奎奉传国玺向元军乞降。张世杰、刘师勇等因朝廷不战而降,率部入海。临安是南宋的首都,身为临安父母官的陶回孙,为挽救民族之危亡,积极募集义勇,准备迎战。谁知元军未到,他便在德佑二年(1276)不明不白地死了。关于其死因,一说是因操劳过度所致;一说是因为他反对投降,被宰相陈宜中暗害而死。根据史料分析,后一说比较可信。

  陶椿卿(1258-1320),字君寿,回孙之子。南宋咸淳九年(1273)中解元,德佑二年(1276),因其父暴死在杭,他不顾战乱赴杭,护其父之灵枢归来。景炎三年(1278)元军攻占昌国(今舟山),次年,南宋亡。椿卿虽知其父死得冤,但南宋已亡,无可追究。不过,他知道,这罪魁是元军。因此,他抱定“终身不仕元”的宗旨,守庐墓而不仕,自号“平石”,以务农为业。元延祐七年(1320)卒于家。受其思想影响,他的儿子在元至正年间投方国珍部反元。至正十五年(1355)方部攻占昌国时他已成为得力部将。明洪武二年(1369)以故官例被遗徙至安徽凤阳。

  陶铸(1364-1440),字垕仲。其父遗凤阳后,靠兄嫂抚养。明洪武十九年(1386)贡生,任青田教谕。永乐十六年(1418),任监察御史。他不畏权贵,上任的当年,就查处了刑部尚书开济和太师李善长私释死囚案,开济被处死。次年,任福建按察使,又查贪官污吏数十名,并兴学劝士抚恤军民。永乐帝曾下诏褒奖他。后来,又揭发福建布政使(省行政最高长官)薛大方贪暴,薛上本反诬,两人同时被逮解京师。后真相大白,薛下狱,仲复官。福建乡民拍手称快,说:“陶使再来天有眼,薛公不去地无皮。”陶公一生清廉,一身正气。平时,常以俸禄济人。正统五年(1440)卒于官,嘉靖三十二年(1553),乡里为他立“成贤坊”以示敬意。

  自此以后,陶家人以“三陶”为榜样,遵循祖先“志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之教训,修心积德,待人以诚为本,治家以严为用。

  后来,又有陶恭,陶积祖孙修《昌国县志》的事迹。

  陶恭(约1451一1541),字肃之,陶回孙七世孙。他自幼好学,因“洪武二十年学与县俱革”,只得自学祖先留下的旧书。虽文辞精湛。却七试不第。之后任江西新昌县训导。未几,迁宁落王府教授,留九年。虽然王府的人对他礼敬有加,他却在弘治十八年(1505),以“吾已见老”为由,返归故里。正德十四年(1519),宁藩朱宸濠因叛乱被处死。有人说:“陶恭有眼光,早离是非地。”陶恭则笑而不答。

  陶恭辞归以后,自号“翁山樵隐”。因昌国在明洪武废县治以后,百余年来“故家旧族之逋播,献贤典籍之散亡”,令人痛心。因此,从正德元年(15O6)起,他潜心修县志。花了十年时间,修成了《昌国县志),列建置、学制、舆地、食货、文苑五卷。这是舟山历史上第一部由私人修成的县志。

  陶积(约1517-1582),号梅岑,陶恭之孙。明嘉靖十二年(1533)岁贡,任广西全州别驾(亦称通判或判官)。嘉靖三十年(1551),倭寇在昌国作乱,他辞官归故里。在倭寇被基本平定以后,秉承其祖父之余意,从隆庆三年(1569)起,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修成《隆庆昌国志)一部,共五卷。

  陶氏祖孙修成的这两部县志,为舟山在洪武后180余年的历史填补了空白,这两部县志都是在“见寡昧愧无参考”的条件下修成的,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至于付出的精力和财力更是难以计算。他们求什么呢?序言表明:“是为了使故乡思兴复于盛隆之世”、“求复古昔政教之盛”。这种思想境界,莫说在封建社会,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可贵的。故明天启《舟山志》称:“陶氏祖孙留心桑梓,采拾丛残,各有成帙,可谓贤矣。”清康熙《定海县志》称:“文献留贻,陶氏大有功焉。”

  清朝末年,马岙秀才王亨彦为纪念陶氏功绩,改称马岙为“景陶”乡,表达“敬仰陶氏”之意。至上世纪60年代初才恢复称为马岙。

 

《千年马岙》


信息来源:区新闻中心

信息来源: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