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伙利用“伪基站”发送垃圾短信被判刑 |
|||
信息来源:区司法局 | |||
发送垃圾短信可能被判刑?这事是真的。日前,普陀人小张和小顾因利用“伪基站”发送广告短信被定海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宣判庭上,小张和小顾懊悔不已。特别是小顾,他还是个刚走出校门不久的“90后”。
“发发短信就能赚钱,要不要跟我一起干? ” 当事人小顾是个性格内向的小伙子,职校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偶尔出去接点零活,赚点零花钱。 小张是小顾昔日的工友。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捣鼓电脑和手机。 2013年12月,小张突然找到小顾,说他找到了一个动动手指头就能赚钱的好法子,就是发送广告短信。“我负责联系业务,你负责群发短信。我根据指标完成情况给你发工资。 ”小张说。 原来,小张组装了一套能群发短信的设备。 2013年10月份,他收到一条广告短信,说在电脑上安装一款特殊软件,能使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变成一个通讯“基站”。“基站”能接入一定范围内的手机号码,且无需通过电信运营商和支付相关通信费,就可随意发送短信。小张以17000元的价格从网上购买了相应的设备、软件,组装完成一调试,果然发现能接入周围直径50米范围内的所有手机号码。 嘴上说“放心,没人抓的”,暗地却每次留同伙的号码 听完小张的建议,小顾有些犹豫。“这事犯法吗? ”小顾问。 小张说,没事,就算被人发现了,最多也是设备被没收。 就这样,小顾在小张的带领下开始承接“业务”。“业务”内容多是替房地产公司、眼镜店、家纺店等商家发送开业、促销之类的广告信息,发广告的地点多是在普陀沈家门、东港以及定海城区,而这些广告短信的数量,一次最少也有5万余条,多的时候可达20多万条。 去年二三月份,小顾在电视上看到别人用“伪基站”发信息被抓判刑的新闻,就去问小张。小张解释说:“这个是因为在发 诈骗信息才被抓的,公安不管我们发广告短信这个事情,最多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会管一下,抓住了没收设备,保证下次不做就好了。 ” 在接受审查时,小顾说,小张曾交代过他不要在同一地方待太久,要经常换换地方。小顾文化程度不高,对这种电子设备不太懂,都是按小张的指示操作,殊不知小张怕哪天东窗事发,每次群发短信联系业务都是留下小顾的联系电话。 “伪基站”群发短信会干扰附近的手机信号 2014年5月,张、顾两人在定海城区群发短信时被警方截获。原来,这个“伪基站”前不久已被市无线电管理局和电信运营商监测到了。当“伪基站”信号再出现时,他们马上向警方报案,并协助警方追踪到信号来源。 案发后,小张承认,该设备发送短信的时候会对手机正常使用产生影响,无法正常接听、拨打电话及收取正常短信,这个过程最长可达30秒。 定海法院经审理认为,两名被告人共同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群发短信,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均已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属共同犯罪。因小张有自首情节,小顾认罪态度较好,因此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来源:舟山日报)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