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02002638067G/2015-09437 | ||
组配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15-11-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定海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2013年是推进新区时代定海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争当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排头兵的总体目标,坚定信心,负重奋进,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创新转型有效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12.0%和7.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9:46.5:50.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421元,比上年增长8.5%。 全年全区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208.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54.7%,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4.98亿元,比上年下降3.4%,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19.64亿元,比上年下降1.2%,实现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5.2%。在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2.49亿元、1.00亿元和0.56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7%、9.1%和5.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27.7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教育支出4.71亿元,增长9.8%;农林水事务支出5.45亿元,增长20.2%;医疗卫生支出1.86亿元,增长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亿元,增长13.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46亿元,增长18.8%。 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8%。年末农渔村从业人员1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3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8.72万人和6.1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和0.40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83.4%,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60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渔业总产值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种植业总产值5.30亿元,增长6.1%;林业总产值0.09亿元,下降15.3%;牧业总产值2.98亿元,下降6.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083公顷,下降0.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91公顷,下降0.1%,粮食产量2.80万吨,下降2.5%;蔬菜播种面积4065公顷,下降2.6%,蔬菜产量8.46万吨,下降3.2%。全区共有果园面积4330公顷,下降2.8%,全年实现水果产量4.41万吨,下降7.8%;有茶园面积136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年实现茶叶产量13吨,下降13.3%。 年末生猪存栏9.50万头,比上年末下降2.3%;全年生猪出栏12.52万头,下降13.1%。年末家禽存栏57.14万只,增长3.2%;全年家禽出栏82.78万只,下降0.6%。全年肉类总产量1.21万吨,比上年下降12.8%,其中,猪肉产量0.99万吨,比上年下降15.0%。全年鸡鸭鹅蛋产量2717吨,下降26.7%;牛奶产量310吨,下降10.9%。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47万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远洋渔业产量4.77万吨,增长0.3%。全区海水养殖面积802公顷,比上年下降9.5%,海水养殖产量3416吨,下降26.3%。 年末全区有机动渔船494艘,比上年末减少15艘,其中,生产渔船441艘,减少13艘;辅助渔船53艘,减少2艘。渔船总吨位8.11万吨,增加0.16万吨,其中,生产渔船总吨位7.13万吨,增加0.07万吨。渔船总功率11.40万千瓦,增加0.45万千瓦,其中,生产渔船9.57万千瓦,增加0.20万千瓦。远洋渔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区拥有远洋渔船78艘,比上年末增加22艘;总吨位达到4.72万吨,增加1.02万吨;总功率5.03万千瓦,增加1.5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9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实现工业增加值129.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全区工业销售产值627.47亿元,增长7.2%,工业产销率89.8%。工业品出口交货值4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临港工业总产值525.57亿元,增长15.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5.2%。分行业看,船舶修造业产值184.23亿元,增长26.5%;石油化工业产值203.69亿元,增长16.3%;机械制造业产值80.81亿元,增长10.0%,其中塑料机械业产值45.79亿元,增长7.8%;电力生产供应业产值37.34亿元,增长0.5%;纺织服装业产值17.04亿元,下降1.0%;水产品加工业产值32.71亿元,下降3.1%;粮油加工业产值44.04亿元,下降3.2%。 全年全区1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值561.49亿元,增长11.0%,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0.3%。其中,重工业产值463.23亿元,增长14.9%;轻工业产值98.27亿元,下降4.1%。年末有工业产值上亿企业58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22.12亿元,增长11.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7%。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3.48亿元,下降1.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99亿元,增长18.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495.96亿元,增长3.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2.40亿元,增长2.5%;实现利税总额20.62亿元,增长37.4%,其中利润总额7.64亿元,增长62.5倍。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1.2%,全员劳动生产率324574元/人。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67.88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下降0.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5%。全区工业用电量12.26亿千瓦时,增长6.1%。 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7.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8%。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3家,实现总产值90.98亿元,下降2.2%;建筑施工面积771.99万平方米,增长5.0%,其中,新开工面积226.01万平方米,增长18.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33.40亿元,增长43.1%;基础设施投资143.28亿元,增长51.3%;民间投资169.48亿元,增长2.8%,其中浙商回归投资35.83亿元。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25亿元,比上年增长51.0%;第二产业投资85.62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83.7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投资248.93亿元,增长32.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77.13亿元,增长21.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6.51亿元,比上年下降19.7%。年内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343.78万平方米,增长0.1%,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108.84万平方米,增长13.5%;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26.24万平方米,下降64.2%。年内商品房销售面积56.25万平方米,增长1.2倍;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1.74亿元,同比增长1.5倍。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年末全区有海运企业108家,比上年末增加12家,海上货物运输船舶646艘,海运总运力达到235.74万载重吨,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61艘,比上年减少1艘,运力130.0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加5.39万载重吨。年末全区有集装箱运输企业103家,车辆数1880辆,总吨位5.73万吨。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5.55万辆,增长17.1%,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00万辆,增长20.1%。 全年定海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12076万吨,比上年增长4.0%。从主要品种看,金属矿石吞吐量2221万吨,增长84.7%;煤炭及制品吞吐量1001万吨,下降9.1%;石油及天然气吞吐量4294万吨,下降5.0%;粮油类吞吐量599万吨,下降5.0%。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7.67万标箱。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21.91万户,比上年末下降9.6%;移动电话用户74.63万户,增长2.4%;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77万户,增长21.9%。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4.13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98.5%。 全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6.80万人次,增长11.2%,其中,国内游客599.20万人次,增长11.4%,国际游客7.60万人次,增长4.0%。旅游总收入61.50亿元,增长14.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8.77亿元,增长14.9%;国际旅游收入4331万美元,增长5.4%。年末全区有星级宾馆(饭店)9家,旅行社47家,AA级旅游景区1个,A级旅游景区4个,农(渔)家乐项目82家。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119.51亿元,增长13.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48.12亿元,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6.96亿元,增长3.7%,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7亿元,下降15.3%。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70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9.89亿元,增长3.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9.73亿元,下降0.2%;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2.28亿元,增长5.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4.30亿元,下降0.7%;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00亿元,增长30.6%。 年末全区有商品交易市场51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0个,生产资料市场1个。年末全区有亿元市场8家,全年实现成交额77.41亿元,同比增长10.4%。 全年全区完成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48.77亿美元,下降15.3%。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4.88亿美元,下降38.1%;自营进口总额33.88亿美元,增长0.9%。出口产品分品种看,水产品和纺织品分别实现出口额2.36亿美元和0.5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14.2%;机电产品和油品分别实现出口额3.20亿美元和8.39亿美元,分别下降59.0%和36.1%。对韩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2.14亿美元和6.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8.8%和27.1%;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分别为0.97亿美元和1.10亿美元,分别下降19.4%和46.5%。 全年批准外资项目2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953万美元,增长13.5%。新引进区外境内企业84家,比上年增加19家;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7.88亿元,增长57.5%。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区区级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7.8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1.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1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35.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81亿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59.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3亿元。 全年全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6.48亿元,增长5.2%;人身保险费收入5.76亿元,下降0.1%。保险公司赔款支出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给付支出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区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36项,已被立项18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4项,市级49项;共受理专利申请1504项,授权1039项,其中授权发明116项;获奖科技成果共12项,其中市级2项。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5家。 年末全区有浙江名牌10个,其中,工业名牌8个,农业名牌1个,服务名牌1个。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注册商标178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1件,市著名商标61件。 年末全区有普通高中3所,全年招生511人,在校学生1526人;普通初中12所,全年招生3111人,在校学生8540人;普通小学22所,全年招生3069人,在校学生18444人;幼儿园35所,全年招生2325人,在园幼儿7785人。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初中辍学率均为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率达到99.54%。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其中,一级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二级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三级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全部社区拥有100平方米以上室内文化活动室,社区活动室总面积达48545平方米。全年全区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86次,送戏下乡98场,送电影下乡1512场次,开展公益文化培训293场。 全年新建500平方米以上健身广场(公园)27个,标准篮球场5个,门球场2个,室内健身场地3个,新增体育场地3.2万平方米。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40名,其中,国家优秀体育社会指导员5名,浙江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10名,舟山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10名。 年末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家,卫生防疫机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医院、卫生院床位383张。卫生技术人员677人,其中,执业医师210人,注册护士234人。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站66个。全年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92.85%,全年累计报告传染病1529例,报告发病率每10万人为321.31人。产前检查率为99.91%,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99‰。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家庭总户数14.58万户,户籍人口38.3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6.82万人。按性别分,男性19.08万人,女性19.31万人。全年出生人数2959人,死亡人数2335人,自然增长624人,自然增长率1.63‰;迁入人口3577人,迁出人口1869人,人口机械增长1708人,机械增长率4.4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79元,增长10.1%,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155元,增长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5%。全年农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589元,增长10.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3%。农渔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541元,增长7.1%。农渔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7平方米,农渔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6.5平方米。 年内有21.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66%。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7.49%。全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99万人。 年末全区有敬老院12所,社会福利院3所,总收养人数663人。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100%,供养标准为11170元,农渔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98.8%,供养标准达到11170元。共3874名城乡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低保对象722人,农渔村低保对象3152人。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每人525元和420元。 十一、新农渔村建设、环境和公共安全 全年全区共有8个村通过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验收,完成农渔村污水治理930户,完成卫生改厕865户。农渔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1.5%,无害化处理率90%。8个美丽海岛创建社区通过市级验收,其中,精品社区4个,特色社区4个。全年实施农渔村农房改造建设2904户,其中,开工改造建设困难家庭危旧房200户,完成改造200户,完成改造面积1.1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85.2万元。 全年全区已创建省级生态镇(街道)10个、市级生态村5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6个、区级生态社区67个,市级绿色社区12个。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0.9分贝,烟尘控制区总面积23.11平方千米,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1%。全区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20.4万亩,森林覆盖率50.7%。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145起,死亡28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4人;道路交通事故136起,造成20人死亡、14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0.43万元;火灾事故18起,直接财产损失52.43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所列的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旅游总收入数据从2006年起按照新口径调整。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起统计口径变化,非同业的限额以下产业活动和其他类不在统计范围。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